返回栏目
首页国内 • 正文

内蒙古"被降级"官员往事:大拆大建 被假港商骗(2)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莫言

“按照以前的设想,呼市要搞许多公园、绿地,商业也是分成不同片区,分散开的。”上述当地知情人士回忆,大家都觉得,新来的市委书记应该延续牛玉儒的思路,根据规划实施城市建设,但韩志然并没有这么做。他到任后,原来规划的绿地建了楼房,新建的、合法的房子也拆了不少。

房价

与拆迁伴随着的,是呼市古建筑受损。

2007年3月,据《内蒙古晨报》报道,呼市的89处“不可移动文物”古建筑已经所剩无几。

呼市文物处宣传科的赵志刚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旧城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没有了当年的历史文化底蕴。这就出现了城市规划和文物保护之间的对立矛盾……”

2015年1月,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内蒙古博物馆做讲座时也提到,“近年来,包括呼和浩特在内的一些城市大拆大建,忽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这些城市文化空间遭到破坏、历史文脉割裂、社区邻里解体,最终导致城市记忆消失。”

拆迁还带来了房价上扬。

2006年6月,新华社发表了一篇名为《以地生财,地方政府“有形之手”推动房价猛涨》的报道,抨击呼市政府人为推动房价。

报道提到,2004年,呼市商品房均价为每平方米1600元左右,这引起了一些政府领导的担心:低房价很难吸引大开发商,制约了城市建设;偏低的地价也造成房地产开发商利润空间过大。

为改变这种局面,呼市在2004年底把土地收储中心调整为政府直属机构,开始了“最大宗国有资产”的经营。

上述报道还称,2005年,在专业公司的帮助下,呼市通过“招拍挂”出让土地8000多亩,土地价格从2004年底的每亩30万元左右提升到50万元以上,最高达到300万元。市政府的土地净收益超过4亿元。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也从2004年的每平方米 1590元陡然升到2005年的2400多元。

几天后,韩志然在迎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城市建设媒体通报会上回应,“呼和浩特房价不存在泡沫。”

他表示,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必然结果。房价之所以上涨,一是主动性住房需求增大,其次是经济快速发展,外来人口增加住房市场需求量大。另外也与过去房价基数低有直接关系。

此外,呼市市委、市政府还联合发布《关于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发展情况的几点说明》,再次强调呼市房地产市场总体上健康有序,不存在泡沫。

事实上,对于自己在城市拆迁改造中面临的争议,韩志然不是没有心理准备。

就像他在接受《小康》杂志采访时所说的,在对呼市的改造过程中常常被骂得狗血喷头,但从来没把这当成一回事。

“我认为自己没做坏事,只要不做亏心事,不要说鬼敲门,鬼砸门都不用怕。我好像从来也没有失眠过,我睡得反而更香了。”韩志然曾这样表示。

netease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国际   |   国内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汽车   |   房产   |   教育   |   军事   |   生活   

Copyright © 2002-2017 eastdaily.net.cn. 东方日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