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国内 • 正文

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中国遇冷为哪般?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欧爱铎

  本以为三月会是一个大丰收的文艺季,月初有突破4亿票房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强势开画,月中台湾文艺腔的《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大有向漫威首部女超英大片《惊奇队长》叫板票房的架势,下旬还有两部斩获表演终极大奖的佳作压轴,一部是在柏林刚刚擒拿帝、后双冠的《地久天长》,另一部是在与《绿皮书》等的较量中包揽最佳男主在内四座小金人的《波西米亚狂想曲》。遗憾的是,这两部大奖影片在过去一周的市场博弈中均未能起势。

  《波西米亚狂想曲》根据英国经典摇滚天团皇后乐队的故事改编,影片以该乐队1985年经典的Live Aid现场演出为叙事原点,以主唱佛莱迪·摩克瑞1971年的加盟到1991年因艾滋病去世为时间轴,再现了这支不走寻常路的乐队二十载波澜壮阔的音乐历程。影片虽然涉及到皇后乐队一系列经典歌曲诞生的幕后以及团队创作点滴,但主要聚焦佛莱迪·摩克瑞短暂而辉煌的人生,说它是佛莱迪·摩克瑞的个人传记也不为过。

  佛莱迪·摩克瑞是英国第一位亚裔摇滚巨星,曾在英国BBC最伟大的百名名英国人评选中位列58位,《时代周刊》将他列入六十年间最具影响力的亚裔英雄之一,《滚石杂志》将他排在百名最伟大的歌手第18位,被美国电视台评为史上最伟大的男性歌手。他死后多年,他的乐队依旧受约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闭幕演出,而他以全息影像的方式穿越回归,去年还获得第60届格莱美终身成就奖。他创作并演唱的《We Will Rock You》《We are the champions》至今响彻各大运动赛事。加上他对女人、男人以及音乐追求中的种种孤苦与迷失,都值得被大银幕祭奠。

  无独有偶,刚刚结束的奥斯卡颁奖季,纪实改编占据半壁江山。八个最佳影片的提名中,除了《波西米亚狂想曲》出自皇后乐队其人其事,《绿皮书》和《副总统》也是真人真事背景,《黑色党徒》则根据2014年罗恩·斯塔尔沃斯自传改编,此外斩获最佳外语片和最佳导演的《罗马》,亦源于导演卡隆童年家庭记忆。

  纪实改编在中国影市一向不讨巧,尤其是人物传记,奥斯卡大奖影片也不例外。201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和最佳原创剧本得主《国王的演讲》引进,票房不过647万,次年梅姨封后的《铁娘子》更惨,才560万。近年奥斯卡艺术片的形势有所转机,去年《三块广告牌》收获6499万,《水形物语》破亿,而月初的《绿皮书》,更是历史性地突破4.5亿大关,然而奥斯卡人物传记类近年最好成绩,不过是2017年《至暗时刻》的3731万。

  按理说《波西米亚狂想曲》脚踩传记和音乐两条船,它的娱乐性远比《国王的演讲》《铁娘子》和《至暗时刻》等政治人物传记强,而且音乐类两年前也有2.47亿票房的《爱乐之城》拓过荒,皇后乐队背景的《波西米亚狂想曲》不至于太惨淡。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波西米亚狂想曲》首周末票房刚过4400万,这一数据与《绿皮书》相去甚远,与十年前迈克尔·杰克逊纯纪录影像《就是这样》的4524万基本持平。

  《波西米亚狂想曲》中国遇冷,除了文艺片的大环境,首先与它的故事选择有关。影片聚焦皇后乐队的灵魂人物佛莱迪·摩克瑞并没有错,他虽然不是乐队的草创者,但他的确是皇后乐队的创作核心和灵魂人物,他的才华和音乐风格让这支乐队在英国以及全球乐坛脱颖而出,被写进世界音乐史。关键问题在于剧作的选择。在佛莱迪·摩克瑞二十载杂芜、凌乱而辉煌的人生中,影片对人物的挖掘和剧情的铺排均过于流水账,关于他对女人、男人以及音乐追求中的种种孤苦与迷失只是蜻蜓点水,普罗大众关注的八卦或说佛莱迪·摩克瑞的内心世界,影片并没有往前一步的意思。

  其次,中国音乐环境的变迁,尤其是摇滚乐的边缘化,让这个故事难觅知音。中国摇滚乐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盛极一时,崔健1986年发行《一无所有》,掀起了摇滚浪潮,九十年代以唐朝乐队和魔岩三杰为代表,鲍家街43号、黑豹、超载、指南针、呼吸、轮回、眼镜蛇、零点、花儿等乐队风起云涌,此外还有田震、许巍、郑钧、朴树、臧天朔等摇滚人风云际会。可随着唱片业的衰亡,别说是相对窄众的摇滚乐了,一整个中国流行音乐都在泥泽中不能自拔。中国摇滚乐边缘化,世界摇滚在中国的影响力自然疏远,对于现在九零后、零零后的新生代,别说是佛莱迪·摩克瑞的名字了,就连更有中国缘的迈克尔·杰克逊的大名也正被淡忘。

  《波西米亚狂想曲》并没有反映皇后乐队更多幕后,乐队其他成员似乎只是围观与陪跑,也没有大胆挖掘佛莱迪·摩克瑞的隐秘世界,甚至连他小宇宙与音乐风格的关联性也没有探索,影片就像是他斑斓人生的叠加,把他台前以及众所周知的一面用电影的镜头重来一遍。有人把这一切归罪于引进删减版之过,其实不然,完整版的创作思路和删减版一样,都有一道紧闭的大门,将我们拒绝于通往佛莱迪·摩克瑞内心世界的道口。

  说得再狠点,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就像是一份经纪公司过手的新闻通稿。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国际   |   国内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汽车   |   房产   |   教育   |   军事   |   生活   

    Copyright © 2002-2017 eastdaily.net.cn. 东方日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