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国内 • 正文

人民日报:领航!向着高质量经济发展坚定前行(2)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欧爱铎

“我国发展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各种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交织叠加在一起,加大了工作难度。但是,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我们认准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坚定务实。

越是艰难险阻,越要闯关夺隘。

面对变化和挑战,要更加善于拨云破雾,看清方向,把住大局——

这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始终坚持平等磋商,坚定维护自身正当利益,坚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面对经贸摩擦扰动,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为中国经济沿着既定方向前进持续拓展发展空间。

面对变化和挑战,要更加坚定沉着,迎难而上,扎实工作——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业影响首当其冲。

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可分别申请最高不超过15万元和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实施三年百万青年见习计划……

把稳就业放在首位,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守住民生之基。今年以来,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维持在5%左右的较低水平。

从年初的7.9%到前8个月的5.3%,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走低,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甚至回落至3%平台。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出现多年罕见的低增速。

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要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建设若干重点工程。

不是不需要投资,而是要避免无效投资、防止大水漫灌;投资空间不是没有,而是让资金投向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一系列稳投资政策作用下,投资增速从9月企稳回升,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在触底后于10月实现年内首次回升。

面对变化和挑战,要更加清醒警觉,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4月的北京,春暖花开。

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振聋发聩。

21天后,年内首次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强调要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及时跟进监督,消除隐患。

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持续推进去杠杆,困难大,阻力更大。但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关必须过。

一年间,一系列政策在多个领域发力。

市场化债转股、处置“僵尸企业”、加强金融监管、遏制资金脱实向虚……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7%,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热点城市房价降温势头显现。

面临多变的外部环境,资本市场出现震荡。

10月19日上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负责人接连表态,一系列政策纷纷落地。

面对变化和挑战,要更加真抓实干,稳定预期,坚定信心——

年中,所谓改革导致国进民退、民营经济离场的论调浮现,引发争论和担心。

9月底,在东北三省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民营企业辽宁忠旺集团。

“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壮大。”总书记的讲话力拔千斤。

随后一个多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民营经济鲜明表态:在给受表彰民营企业家的回信中明确“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在广东考察时提出“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议并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总书记的话直抵人心,令人振奋;

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一个个实招硬招,让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

“只要有了政策的确定性,我们就能坚定信心,心无旁骛地搞好企业。”参加座谈会的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说。

面对变化和挑战,要更加敞开胸襟,开放融通,共同前进——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宣布,我国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获批筹建。

今年,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寿险公司外资持股比例放宽至51%,3年后即不再做限制。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成为最早的受益者之一。

同样得益于股比放宽政策,宝马继续在中国扩大投资,特斯拉将在中国独资建厂。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一立场一以贯之,坚定不移。

今年以来,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长度由63条减至48条,关税总水平由上年的9.8%降至7.5%,出台53项措施支持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的开放新信号全球瞩目。

一次性提升32位!世界银行最新报告,把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从第七十八位提升至第四十六位,称赞中国相关领域改革“令人惊叹地快速且有效”。

大国经济,气象万千。

习近平总书记以大海作喻,向世界展示中国经济面临风雨挑战不断前行的底气——

“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

保持定力 行稳致远

12月,北方室外气温已是零下,太原钢铁集团的车间却热火朝天,24小时持续生产。

只有头发丝1/20粗、被誉为“黑金”的碳纤维,仅在国内就已供不应求;A4纸1/4厚、“论克卖”的“手撕钢”,即使关税提高,海外客户仍订单不断。

从传统钢铁加工迈向高精尖、高附加值产业的太钢,正是一年来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越是形势复杂,越要保持定力。

有改革开放40年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有经济回旋余地大、韧性强的优势,有13亿多人口的内需市场,中国经济能够抵御一切狂风骤雨。

有底气,就有“进”的动力。

不拘泥于一时得失,不计较短期数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决心,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

一年来,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势头强劲——

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由总量问题变成了结构问题。实现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过坎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地方考察时多次强调,要“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

今年以来,从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到建立创新决策容错机制,一系列支持鼓励创新举措的推出,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国际   |   国内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汽车   |   房产   |   教育   |   军事   |   生活   

Copyright © 2002-2017 eastdaily.net.cn. 东方日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