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财经 • 正文

吉林面向东北亚打造开放发展新坐标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CoCo

  近海不靠海 主动谋畅通——吉林面向东北亚打造开放发展新坐标

  新华社长春4月15日电 题:近海不靠海 主动谋畅通——吉林面向东北亚打造开放发展新坐标

  新华社记者段续

  吉林省位于东北亚区域几何中心,却近海不靠海。在最东边珲春防川村,距离日本海约15公里,不时能见到海鸥盘旋,站在高地举目远眺,海岸线依稀可见,却难以出海。

 

  面对“窘境”,吉林主动谋畅通。借港出海、陆海联运、内陆保税等项目落成,通道网络格局渐次成型,带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形成优势集群。当前,吉林正在从东北亚区域几何中心向经济中心迈进。

  国际化:“冲出”东北亚

  全国水产市场上,来自吉林珲春的俄罗斯帝王蟹很有名。在中俄珲春口岸,每天都有俄罗斯水产运输车鱼贯入境,卸下鲜活水产,发往全国。

  珲春境内的4个对俄罗斯、朝鲜的公路铁路口岸经过改造提升,通关能力达年过客230万人次、过货700万吨。这些口岸周边,分布着俄、朝十多个港口。伴随着能抵达我国宁波港以及俄罗斯、韩国的陆海联运航线开通,通过珲春,可以通向韩国,还可以借道日渐成型的北极航道,“抄近道”通向欧美。

  陆路开放也有新动作。今年3月,首列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克里西哈开出的“长珲欧”班列,满载板材抵达长春。2018年,中俄珲马铁路过货超过300万吨,同比增长19.5%。

  在西部,长春到白城、内蒙古乌兰浩特的高铁日发送旅客超过3万人,与白阿(白城到阿尔山)铁路相互衔接,连接内蒙古,沟通蒙古国。

  在中部,每周开行的长春中欧班列经由满洲里出境,将东北和欧洲紧密连接,2018年承运进出口货值近10亿美元,还在德国建立了货运中转枢纽。

  站在地图前,放眼望吉林,由东北内陆出发,东联进入太平洋,东北进入北极航道,西进深入欧亚大陆西北的脉络逐渐清晰。国际化的开放格局带来诸多利好,2018年吉林省进出口总值增长8.6%,2019年前两月出口增长5%。

  网络化:织密交通网

  面向东北亚推动开放的底气,来自省内通道网络不断完善、通联能力增强。“通道带动产业,增强腹地支撑。”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丁肇勇说。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1200万人次,机场每天经停的动车组高达42对,这在全国也很少见。

  网络化运营思路下,铁路部门根据航班安排动车。“去往北京航班多在下午,去韩国首尔的在清晨起飞。”沈铁长春站副站长董春艳说,“我们在中午密集加开动车组,设置最早6:35的车次,方便旅客。”

  便利的空铁联运,是网络化通道建设的缩影。哈大高铁贯穿南北,长图珲高铁东西横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十字”型高铁格局搭起吉林的振兴骨架。公路方面,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近3300公里,承载80%的公路货运量。

  得益于此,长春等多地建设“内陆港”,与大连、营口港对接,位于吉林东南的通化,国际内陆港不到半年就通关运营,在通丹高速牵引下,通联丹东港。

  渤海银行行长助理赖得盛表示,交通网络有助于加强吉林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联系。看中了这些优势,该行将在未来几年为吉林提供600亿元意向性融资。

  集群化:构建产业带

  刚刚进入三月,长春到吉林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就马上复工。“加紧建设,保证如期完工。”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刘贤辉说。

  长春、吉林两市主城区距离80公里,经济总量占全省58%。高铁和多条公路相连,两市的同城化发展态势不断增强,形成了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多个功能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同样的集聚,还发生在长春和公主岭市之间。两地正在推进道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一汽集团带动下,打造制造业产业集群。“推动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产业同城化布局。”吉林省发改委主任安桂武说。

  以长春经济圈作为引领,构建工业、医药产业“双走廊”,打造东部、西部“双开放带”,疏通南北向、东西向“双通道”……吉林以构建“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作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发展。

  集群化发展带动下,2018年,省内高新技术、科技小巨人企业数量分别增长69.8%、161.1%。产业聚人则聚,截至2018年末,吉林累计吸引了8.6万名“吉人”返乡创业就业。

  进入新时代,以对外开放为引领,吉林正努力从“一柱擎天”向多业支撑转变,从“傻大黑粗”向“高精尖新”跃进。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国际   |   国内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汽车   |   房产   |   教育   |   军事   |   生活   

    Copyright © 2002-2017 eastdaily.net.cn. 东方日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