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娱乐 • 正文

这些经典电影 留存了巴黎圣母院最美的时刻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欧爱铎

  这些经典电影 留存了巴黎圣母院最美的时刻

这些经典电影 留存了巴黎圣母院最美的时刻

  ◆1956年版《巴黎圣母院》中,一头深棕秀发、一身红衣、身材热辣的意大利女演员吉娜·劳洛勃丽吉达,演出了吉普赛女郎埃斯梅拉达的野性与活力

  本报记者 张祯希

  “你相信巴黎圣母院有一天会消失吗?”

  文艺爱情片《爱在黄昏日落时》中的这句经典台词,因为道出了巴黎圣母院永恒的文化地位,引发影迷共鸣。

  孰料,影片播出15年后,这句台词竟一语成谶。当地时间4月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发生火灾,熊熊火焰在教堂两座钟楼间蹿出,高耸的塔尖在大火中坍塌,所有木质框架都在燃烧。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成了一个文明的噩耗。有人推测,巴黎圣母院重修工作可能要维持八到十年,即便整修完毕也未必能恢复原貌。

  但更多人依旧愿意相信:巴黎圣母院永远不会消失。这栋坐落于法国的哥特式建筑,不光承载着宗教、美学意义,更是早已成为一种浪漫文艺气质的代名词,承载着人们对法国这座时尚文艺之都的憧憬与想象,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卡西莫多与埃斯梅拉达在这里邂逅;奥黛丽·赫本在这里度过美好假期;伍迪·艾伦让男主角来了一场午夜穿越;就连“碟中谍”阿汤哥也来此执行任务……巴黎圣母院在各类影视作品中频繁亮相,而这些作品也给予了巴黎圣母院永恒不衰的文化强度。

这些经典电影 留存了巴黎圣母院最美的时刻

◆《碟中谍6:全面瓦解》(2018)

  拍不尽的《巴黎圣母院》凝刻人们对这座建筑的情结

  在很多年前,一位法国作家来到巴黎圣母院参观。几个希腊字母组成的手刻词——ANáΓKH(命运)出现在钟楼黑暗的角落。经过时间侵蚀而发黑的字体,与词语本身所蕴藏的宿命、悲惨的寓意,瞬间打动了作家。他用一本举世瞩目的小说,回馈了这个神秘的瞬间。这本小说便是《巴黎圣母院》,作家则是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

  围绕巴黎圣母院的诸多影视作品中,《巴黎圣母院》最经久不衰,凝刻着法国人乃至全世界对这座建筑最初的爱与终极的情结。雨果用浪漫主义的笔法,将巴黎圣母院的美与魅,推到世人面前。在这里,巴黎圣母院不仅仅是审美客体,更是历史的见证人,悲剧的参与者。而面目丑陋却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美丽的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则成为永恒的经典形象。

  《巴黎圣母院》被翻拍了多少次已很难统计。最早的一版电影长片有可能是1923年,由环球影业拍摄的默片《钟楼怪人》。以恐怖片闻名的环球影业,自然不会放过这出发生于神秘哥特式建筑中的悲剧。在诸多版本中,最为观众熟知与认可的,要算美国雷电华公司制作的1939年版,以及让·德拉努瓦执导的1956年版。查尔斯·劳顿饰演的卡西莫多,是1939年版本的亮点,极致丑陋的妆容效果,配上精湛的演绎,让观众印象深刻。只是,这一版没有跳出好莱坞的媚俗套路,不但增加、重改不少感情戏,还将悲剧结尾改为大团圆结局。在秉持原著精神上,1956年版无疑可圈可点。一头深棕秀发、一身红衣、身材热辣的意大利女演员吉娜·劳洛勃丽吉达,演出了吉普赛女郎埃斯梅拉达的野性与活力,尤其是她在片中的一段歌舞演绎,成为经典片段。

这些经典电影 留存了巴黎圣母院最美的时刻

◆《午夜巴黎》(2011)

  永远不会消失的巴黎圣母院是一种永恒的文化精神象征

  “我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占领巴黎的德军撤出的时候,他们在巴黎圣母院埋了很多炸药,他们得留一个人来按爆破的按钮。但是那个人,那个士兵,他却下不了手!他只是呆呆地坐着,惊叹这地方的美妙。当盟军部队到达的时候,他们发现炸药还在那里,但按钮没有人碰过。”

  在《爱在黄昏日落时》中,正是男主角在巴黎圣母院前向女主角讲述的这个故事,才引发了后者的经典发问:“你相信巴黎圣母院有一天会消失吗?”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火灾,《爱在黄昏日落时》成了现下网络传播中,与巴黎圣母院连接感最强的影片,片中这幕也成为刷频爆款。

  事实上,《爱在黄昏日落时》与巴黎圣母院确实存在内在逻辑关系,只是,关联词并非“灾难”,而是“永恒”。《爱在黄昏日落时》上接《爱在黎明破晓前》下承《爱在午夜降临前》,是文艺爱情经典“爱在三部曲”中的一部。这个由理查德·林克莱特执导,伊桑·霍克搭档朱莉·德尔佩主演的系列,创意新鲜:三部曲跨越18年,分别选取男女主角初遇、重逢、婚后这三个不同阶段短短一天中的相处故事。作品中几乎没有戏剧冲突,男女主人公的互动多靠并肩观光与对话实现。两人每一次不到一天的共处,要用来消化人生中九年的经历与积淀,颇有点“一朝风月,万古长空”的浪漫诗意。片刻与长久的对抗性,带给电影张力,也完成了一次对“永恒”的辩证探讨。出现在两人相遇行程中的巴黎圣母院,无疑又是这重永恒性的重要化身——不会消失的巴黎圣母院,实则是一种永恒的文化精神象征。

  巴黎圣母院的强大文化穿透力,不光被文艺片追捧,也辐射到了商业巨制中。人们最近一次在热门影视剧中与巴黎圣母院“邂逅”,当数去年上映的《碟中谍6:全面瓦解》。在跑遍上海、迪拜、伦敦、维也纳等城市之后,阿汤哥终于来到巴黎。谁又能料到,在“白寡妇”背后隐隐显现的背景,或许是观众最后一次在影视剧中得见巴黎圣母院最完整的样貌。

  承载着创作者对一座城、一种文化氛围的浪漫想象

  有人说:在电影内外,巴黎就是浪漫的同义词,而圣母院,就是巴黎这块蛋糕上最诱人的那颗樱桃。出现在形形色色影片中的巴黎圣母院,不光光是“这就是巴黎”的终极宣言,还参与叙事,承载着创作者对一座城、一种文化氛围的浪漫想象。

  戈达尔的首部故事片《精疲力尽》,便取景巴黎,出现了圣母院的倩影。这部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开山之作,采用了即兴式拍摄风格,以实景与外景为主,因独树一帜的呈现,蜚声国际。片中一幕主人公让-保罗·贝尔蒙多在街头读报,背景正是当时的巴黎圣母院。戈达尔在这部处女作中恣意挥洒的生猛创造力,恰恰与巴黎街头自由浪漫的氛围相得益彰。

  在电影《巴黎假期》中,奥黛丽·赫本又在这里谈起了恋爱。威廉·霍尔登饰演的名编剧,为了赶上创作进度,请来了奥黛丽·赫本饰演的漂亮秘书。孰知,进度不但没有推进,两人之间擦出了爱情火花,还将生活搞得一团糟。此时,拥有圣母院的巴黎,又成为了狂热爱情的滋长地。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国际   |   国内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汽车   |   房产   |   教育   |   军事   |   生活   

Copyright © 2002-2017 eastdaily.net.cn. 东方日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