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国内 • 正文

一个中国官员眼中的越南改革(6)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欧爱铎

  在海防市附近等轮渡时,我身边站着一位用自行车运两大筐木薯的中年农民。我抓住机会,通过翻译和他聊起天来。他是当地人,改革前在农业合作社从事集体劳动,吃不上饭,饿急了,就偷了一辆女式自行车换饭吃,结果被判十八年徒刑。前两年出狱后,就靠这辆自行车运木薯卖,结了婚,还生了个儿子。在越南,像他这样靠自己经营一点儿小生意过活的人是太多了。清晨在城市街道散步,随处可见沿街人家摆出小巧玲珑的桌子和椅子,卖起早点;白天,不时可碰见用自行车运蜂窝煤,用脚踩两轮车运货的情景;傍晚,街头到处都是摆啤酒、杂货摊,以及擦皮鞋的人。“一滴露水养一棵草”。就是靠着这些不起眼的小生意,越南人的生活好了起来。现在150多万人口的河内有80多万辆摩托车,而且大部分是日本进口的,每辆值一两万元人民币,由此可见越南人的生活水平。

  给我留下难忘印象的是海防市的百货大楼,有六层楼高,外观现代化,是海防市的纪念碑式的建筑,但在国营体制下,连年亏损。现在这个大商场里的空间已被一个个铝合金小屋隔开,分解成无数个小店铺,往日人来人往的滚梯也已经锈坏了,落满灰尘。对比之下,商场中的小店铺的生意倒挺红火,老板娘们衣着艳丽,热情地招徕着顾客。由此我想到北京的那些门可罗雀的大商场,是不是可以学习海防的经验,早一些由大变小,化整为零,方能分别突破市场萧条的重围。

  这个大商场的今昔就是越南经济发展的缩影。过去越南搞计划经济,迷恋大一统,大规模,什么都是政府包揽,国营企业打天下,结果效益很差,财政背上沉重的包袱,人民得不到实惠。现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方针已彻底转变,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并对国营企业进行全面改革,到1998年全国有国有企业6544个,而非国有的经济组织达40多万个,就业人数占90%以上,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占70%以上。

  不光在经济组织方面,越南重视中小企业聚沙成塔的作用,而且在行政管理上,也强调划小单位,下放权力,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改革前,越南不顾南方、中部与北方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差异,都执行中央统一的政策,而且还按领导的主观意愿,强行合并了一些省份,效果不好。这些年越南注意改正以前的失误,不再坚持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根据市场经济及经济区划的要求,重新把省份划小(现在共有60多个省,每个省的规模相当于我国的县),允许各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和执行适合自己地区的政策,使各地的管理更加灵活而贴近实际,也促使当地各种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另外,这60多个地方政府获得自主权成为主体后,本身就形成一种市场,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这是对中央集权的计划体制的最有力的冲击。

  河内有座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而建造的“文庙”,相传是越南古代的皇帝学习中国的孔圣人,读经考试的地方。我到文庙观光,在门口看到一副对联,其中有一句:“大国不变教、不易俗”。我由越南想到中国。我们中国是世界大国,有大国的优势,但也要警惕大国容易带来的问题,比如在讲宏观调控,讲统一规划,讲国家战略时,往往容易忽视微观主体,忽视权力分散,忽视地方基层的积极性。而国家再大,也是由这些微观细胞组成。“没有涓涓细流,何以汇成江海?”大国有实力,领导有权威,坚持什么,如“不变教、不易俗”,是比小国容易,但大国“大有大的难处”,就是不能像小国一样,反应灵敏,变化及时。所以在当前深化改革以应对国内外逼人的形势时,中国万不可以大国自恃,应该看到自身的短处,重视越南这样的小国的经验。

  六、官员回家

  我们代表团住在河内比较繁华的街区的一座星级饭店。越南农业部组织人事司的阮司长主动来此看望我们。礼节性拜访后,我们送她走出宾馆,才知她是坐在丈夫的摩托车后面回家。第二天我到农业部去拜访她,没想到她的办公室也很简朴。我直接接触的这位身居要职的司长的情况,就是多次机构改革后越南政府官员的真实写照。

  改革前越南的行政体制是模仿原苏联,机构庞杂重叠,官员多而滥,人浮于事,官僚主义盛行,财政不堪重负,人民怨声载道。近十年来,经过不断的精简、改革,已有很大变化。尤其是越南加入东盟后,必须按照东盟的统一要求改变行政体制,大幅度压缩机构,这样越南的中央政府在内外压力下,通过改革,现在只有二十几个部委,职能有很大转变。比如其中的农业部是由原来的农业、水利、林业等三个大部合并而成,原来三部共有人员2000多人,现在压缩到300多人, 内设十几个司局,每个司局20—30人。由于人少,司内不再设处,除正副司长外,其余人员分为高级、中级与一般专员,由司长统一指挥调动。原来由行政包揽的很多经营性行为(如粮食、果菜、咖啡、橡胶、生产资料等经销及水利建设,营林造林等)全部分解出来,分别集中到农业部管辖的十几个公司中,与此同时也分流去很多精简下来的官员。为了防止这些公司垄断,推动其转换机制,最近又将这些公司经营的全部项目都放开,允许国内外任何经济主体与之展开竞争,并逐步把这些公司股份化。来越南之前就听说这里的官员腐败,贪污受贿盛行。但我来后仔细观察,感到情况并不像说的那样严重。如越南农业部等大部委门口,就没有我国政府机关附近常有的众多的宾馆和餐厅,而只有一些一般老百姓才去的坐在小板凳上吃饭的小饭铺。也没听见熟悉的越南人议论官员的腐败行为,在报纸等媒体更是看不到此类报道。其原因就是随着各方面改革的深化,各级官员对人、财、物的管理权力大大削弱了,官员“寻租”的机会与空间被大大压缩了。我问陪同的越南朋友:“你们反不反腐败?”他的回答是:“我们反腐败,但对过去的事,我们不批判,不深究,若这样,就会像改革前那样,搞运动,查人整人,搞得所有的官员与企业家人心惶惶,影响全社会对产权的看法和未来的预期。社会转型时期,体制与规章都不健全,英雄莫问来路。我们现在是反思过去,总结经验教训,然后采取逐步放开,进行相关制度建设的办法,从源头着手,把腐败现象逐步消除。”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国际   |   国内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汽车   |   房产   |   教育   |   军事   |   生活   

Copyright © 2002-2017 eastdaily.net.cn. 东方日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