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小苏的朋友圈,经常分享着这样精致的早餐。这给她在国内的朋友造成一种错觉,她在美国的留学生活,既轻松,又有情调,仿佛课业真的像传说的那样,0压力。但其实,对于在美东学习传媒专业的她来说, 焦虑不焦虑只有自己知道。
“我不发,并不代表不存在啊。
一开始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美国同学总是争着要在开学的前两个星期做presentation,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时间越往后,就有更多的作业压上来。
写paper,2点之后才睡觉的事情,太常见了。有一年冬天,在图书馆一直到夜里3点多才出来。一出门,就看到漫天的大雪。真的好久都没看到那么大的雪了。顶着雪走回家,心想这件事可千万别告诉我妈。
有的时候,特别希望学长能带着参加一个剧组的拍摄,就算生了病,挣扎着也要去,就是为了长点经验。真的是会介意一个成绩是A,还是A- 。虽说GPA 在这个行业可能真没什么大作用,但花了父母这么多钱,起码对他们来说是个看得见的安慰。真是不敢学习不好啊,一年几十万的学费,不敢挥霍。”
——鲁小苏
Grant:“我承认,我也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
“我自认为,我们家是标准的中产家庭。
我特别感谢我的父母给我创造了这样的生活,跟零花钱两三万的人肯定不能比,但是不奢侈的过,肯定够了。我觉得这是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理。
听起来有点那个,但换个方式想,也许也没那么坏。就像是,我经常会觉得,自己这学留的有点尴尬,我们学校综合排名100左右,你说它不好,但是又很多专业都非常好,比如商科、传媒 。
说起来,我其实看不上那些无所事事成天挥霍的富二代,但我也真的羡慕那些能上常青藤学校的学霸。有时候在想,自己也不是不努力,怎么就总是差一点呢?
这可能不是中产的焦虑,是一个来自中等成绩的中等学生的焦虑吧,哈哈。总觉得没去名字响当当的学校,有点对不起爸妈。”
——Grant
有很大一部分留学生,其实都像Grant。他们从小比较着,也被比较着。
比较着玩具,比较着父母,比较着成绩,比较着出国留学,比较着去了哪所学校, 比较着在国外过得好不好。比较成了他们的“专有名词”。
长大之后,这种比较融入骨髓,变成了一种自我要求。用好了,是一种勉励进步的“小鞭子”,用不好,就变成炫富的前奏曲。
月月:想回家不敢,想留下不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回国发展就变成了一种贬义词,一种逃避。 你回国发展,就被认定为逃避压力,在外面混不下去。
“你知道吗,我现在特别害怕和我妈讨论想要回国发展的事情。每次我和她讨论毕业之后有点想回国发展,都觉得我像犯了罪一样……
我都不敢轻易想,轻易说,怕给我妈造成压力。
还有一部分原因,我也不想让别人认为我是能力不行,才回去的。起码要有自我选择的权利时,再回去。
既然选择留在外面,就要为了生存而拼命努力。总不能毕业了还伸手管父母要钱吧。没有了父母,我肯定不算中产,顶多算个不会饿死吧。”
—— 月月
月月属于典型的 “留学后症候群” 。
一方面,他们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和眼光,很介意别人的肯定或者否定;
另一方面,他们和自己较劲,想要拼一把在海外发展的上限,同时也承担着前路迷茫。
这些来自中产家庭的留学生们, 享受着中产家庭的光鲜,也承担着来自家庭的焦虑。
他们不敢厌学、不敢颓废、不敢挥霍、也不敢轻易浪费。
熬夜通宵的时候,告诉自己挺住意味着一切;小有成就的时候,也不敢轻言胜利。
但幸运的是,在还算单纯的校园里,金钱上的差距,被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毕竟学霸的大腿才是宝贵的。
中产家庭的孩子不再是只为了一张文凭,就盲目留学的那群人。而是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才开始着手的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