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鸿亮和简川訸表示,他们并没有在剧中刻意抬高女性角色:“剧中最温暖的人是石天冬,他不是苏家人,所以能跳出家庭来看问题,是苏家的重要调剂。我们不能拿以前传统的眼光来看待男女关系,我们在创作时也没有考虑男性视角或女性视角,最终内容还是要根据角色出发。”
正是创作初心的纯粹,共同成就了一个血肉丰满、富有魅力的新时代女性形象,与以往所有国产家庭剧里的女主角都截然不同。苏明玉会戳中许多女性观众的痛点,而看她一路过关斩将、披荆斩棘,无疑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
不可否认,苏明玉剧中的“无所不能”,甚至苏大强的“作妖”,都有一定程度的艺术夸张。但角色能最终在观众心中立得住,还是源于明玉“无所不能”背后的脆弱和对亲情的渴望,也源于苏大强“作妖”背后隐藏的孤独和压抑。
不追热点的爆款生产者:追品质才能成就爆款
回顾过去几年的爆款剧,没有一部是纯家庭题材。《都挺好》的诞生似乎并不符合市场潮流,在它之前,抢手的是宫斗、玄幻、谍战、爱情、大IP,唯独家庭剧好像已经被抛弃很久了。
回顾侯鸿亮团队和正午阳光的以往作品,类型十分多变,一向不按套路出牌——有年代剧《闯关东》《大江大河》,历史战争剧《战长沙》《北平无战事》,谍战剧《伪装者》,古装剧《琅琊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刑侦推理剧《如果蜗牛有爱情》,都市女性励志剧《欢乐颂》,行业剧《外科风云》,家庭剧《父母爱情》……《都挺好》小说版权购于2011年,简川訸导演带领编剧团队进行了漫长而细致的改编。
“我们不会刻意去迎合市场,最喜欢的类型一定是没有做过的,或者同样类型里还能有新鲜感的。以前经典的家庭剧已经太多了,比如,但近两年都没有火的。《都挺好》简川訸导演杀出一条血路,这是创作者的勇气。”侯鸿亮说。
不追随热点、不复刻经典是正午阳光成立以来一直在践行的原则。侯鸿亮2014年曾写过一篇名为《制片人眼中的好剧本》的文章,里面写道:“从商业上来讲,一个项目获得成功之后,再去接着做同类项目,可能会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但是作为创作人员,当你不断重复这些过程时,创作就变成了生产。每次我们向电视台征求意见,电视台往往拿以往播出后反响不错的作品来举例,以它们的题材类型、故事风格等等来评判和选择新的项目,这种经验主义会让每一次创新行为的市场之路走得异常艰难。文艺作品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没有一定之规,创新是整个行业不断前行的动力。”
没有一个爆款是靠精打细算公式得出来的,靠的是全体创作者新鲜的创意和脚踏实地的执行。《都挺好》的成功会让更多创作者吃下定心丸:只要品质过硬,家庭剧永远不会过时。
正午阳光的价值观:家好,才能“都挺好”
《都挺好》将夫妻关系、重男轻女、养老、买房、小家与大家权衡等中国家庭常见问题暴露在阳光下。那么暴露之后呢,结局会向怎样的方向发展?正午阳光想传达给观众的到底是什么?
侯鸿亮认为:“电视剧是一门大众艺术。我们作为电视剧的创作者,有传递价值观的意愿和责任。在《都挺好》中,家庭在每个人心中的位置,以及最终能给人带来的东西,是无可替代的。这也是我们希望讲述给观众的。”
“我个人觉得,阿耐写的三部小说,大的价值观是一样的。《大江大河》是了解一段历史,再去面向未来;《欢乐颂》是尽管一地鸡毛,但生活还得继续;《都挺好》则是探讨如何跟原生家庭和解,如何跟自己和解。希望看这部剧能给观众带来一定的思考:我们都需要正视自己的家庭和亲人关系,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不断成长,最终找到最正确的方式去看待家庭,甚至自我。”
导演简川訸则把他对这部剧的最终理解做成一幅书法,挂在了苏大强新家墙上:“家和万事兴”。
“这个‘家和’不是迎合,而是要有更深入的思考。每个家庭成员都不要太想当然,我们都会有这种惯性,跟自己爸妈有时候不好好说话,其实是不对的。遇到问题,在无法改变家人的情况下,要尽量调整自己。苏大强、苏明成内心其实都是希望往好的方向发展的,这部剧里的每个人都有两面性,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
有网友说,苏明玉就应该复仇到底,就不应该回归家庭。如果你站在苏明玉的立场上这么思考,可以理解。可是那个时候观众爽了,苏明玉也真的痛快了吗?很多文学作品都描述过复仇之后的精神空虚。生活的本质是前进,而不是不断的回头、甚至无休止的报复过去。就像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对家庭有或多或少的不满,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困境,血脉亲情都难以割舍,生活依旧要继续前行。
相信大多数观众和我们一样,在临近尾声之际,不求剧中每个人物都能彼此和解,但希望在家庭问题中,他们最终都能跟自己和解。
这才是“都挺好”的真谛。
(文/何小沁)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