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财经 • 正文

提升开放水平 中国为何瞄准国家级经开区?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CoCo

  (经济观察)提升开放水平 中国为何瞄准国家级经开区?

  中新社北京5月9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准备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为稳定经济增长培育新动力。

  8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发展的措施,包括支持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简化投资项目审批;支持经开区引入民营资本和外资开发运营特色产业园等,鼓励港澳地区及外国机构、企业、资本参与国际合作园区运营等。

  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国家级经开区作为一个单独议题予以专门部署,这在近年来并不多见。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加快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实现更高水平开放、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首批成立于1984年,现已发展至219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国家级经开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均占全国10%左右,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占20%左右,主要指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国家级经开区表现亮眼。据官方数据,截至2017年末,国家级经开区拥有1.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的13.8%,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7件。2017年,这些开发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比重已近四分之一。

  如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所言,作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区,在创新发展中承担特殊使命。

  王一鸣称,当前国家级经开区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经开区需要在产业升级和创新方面“上台阶”,依靠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提高竞争力。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经开区创新方面做出多项部署,包括经开区要率先将国家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到位,支持建设国家大科学试验装置和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等,有利于国家级经开区增强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现在,中国已明确提出要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改革深化。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多,有多年的历史积淀,发展相对成熟,“可以作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正不断增加。截至目前,中国已有12个自贸试验区。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官方进一步提出,将新布局一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在白明看来,自贸试验区和国家级经开区各有优势和侧重点。自贸区更重制度创新,开放水平更高;国家级经开区数量更多,覆盖范围更广,与周边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更强。二者相互配合,将助力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国际   |   国内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汽车   |   房产   |   教育   |   军事   |   生活   

    Copyright © 2002-2017 eastdaily.net.cn. 东方日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