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西尔维奥·盖约齐。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 马海燕)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导演西尔维奥·盖约齐16日晚带着他的电影《黎明忽至》出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学术展映活动,为中国大学生观众打开了智利电影中魔幻现实主义的一扇窗。
《黎明忽至》讲述了一个年迈的作家潘乔·维罗索回到家乡追忆往昔、寻找创作灵感的故事。导演采用第一人称、过去和现在双线交织的叙事手法,用如诗如画的影像和语言展现了智利的乡村,再现了一代人是如何在传统和现代的冲击中成长的历程。
电影《黎明忽至》海报。主办方供图
放映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第二十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杨乘虎与西尔维奥·盖约齐就电影艺术、拉美文化等进行对谈。
杨乘虎说,这部电影是当下自己与过去自己的对话,而跳脱影片中的人物表达,这也是导演自身与时代的对话。每一代导演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生命体验,如何将电影在超越国家与时代的意义上进行表达是值得思考的命题。
西尔维奥·盖约齐表示,理想的故事建构可以跨越国度,关心角色本身就是描绘人性的过程,好的故事可以让电影的情感与人性的美好在不同国家的观众之间产生共鸣。而《黎明忽至》中人物对于选择回归现实还是继续沉迷梦境的内心焦灼,也是所有人都不可回避的问题。
有观众留意到电影中的台词极具诗意色彩,向导演提出疑问:此举是将拉美文学主动注入其中还是自然而然地流露。
西尔维奥·盖约齐导演回答说,为了让电影充满文学性,更加诗意地展现人物心理与情感状态,《黎明忽至》的电影剧本是他与拉美文学作家共同创作而成的,而拉美文学中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也在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有观众好奇智利国内的电影产业发展现状。西尔维奥·盖约齐表示,随着政府相关基金的设立,国内高等院校也陆续设立影视专业为行业输送人才。如今,每年智利约有三四十部影片发行。虽然智利电影在国际影节上屡屡获得认可,但却面临国内市场狭窄的尴尬境况。
杨乘虎表示,电影产业的发展具有国别性,各国电影产业发展程度不均,文化差异明显,价值认同也存在较大差异,好的电影需要有好的媒介素养作支撑。目前,国内正在推进影视教育进入中小学课堂,年轻的一辈将决定中国影视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