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转型当导演,一不小心就成“车祸现

  郭涛、吴镇宇新作败光观众缘

  演员转型当导演,一不小心就成“车祸现场”

  《欲念游戏》豆瓣3.1分,《转型团伙》豆瓣3.6分,两部影片分别由演员郭涛和吴镇宇执导,近几天相继上映后口碑一塌糊涂,成为网友吐槽的“车祸现场”。演员转型当导演,虽然在业内并不少见,但近几年由于影视行业的火热,常常沦为“不走心”的玩票行为。演员和导演虽同在影视行业,实则跨界如隔山,想要转型成功,并非易事。

  或烂片上身或叱咤风云

 

  演而优则导遭遇两重天

  “灾难级烂片!小学生漫画水平的幼稚剧情,浮夸可笑的服化道,傻气的表演,中老年男人的自恋……”网友“沉默”看完《欲念游戏》后,气得在豆瓣上给出一星评价。在他看来,郭涛并不适合做导演,过度的表现欲把他作为演员的优点都抹杀了,“他本人在这部电影里的表演也是大大倒退的。”

  无独有偶。上周五,实力派演员吴镇宇拉上儿子费曼,带来了自导自演的喜剧《转型团伙》。在电影圈摸爬滚打多年的吴镇宇,此前其实已有过五部导演作品,但仅有一部1998年的《9413》豆瓣评分过7分。21年后,《转型团伙》甚至成为他导演作品中口碑最差的一部。“以喜剧为切入点的吴镇宇,这次并没能为观众带来多少欢乐,相反不论是其将南腔北调的笑星聚合,还是自以为无厘头的幽默,都只是使电影显得烂俗无趣。”影评人“梦里诗书”认为,吴镇宇在执导该片时更多是一种玩票的心态。

  演而优则导,在影视圈并不算什么新鲜事儿。早在1993年,演员出身的姜文就曾以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名声大噪,从此奠定了华语电影一线大导演的地位。近几年随着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一些在业内已拥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演员或主动出击,或接受投资方的邀约,开启了征服导演椅的挑战。

  从效果看,演员转型当导演,要么一鸣惊人,从此开辟出另一片天地;要么惨不忍睹,即使有的处女作凭借之前积攒的人气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口碑也遭到观众和业内的大量吐槽。少数成功案例如徐峥、黄渤、吴京、陈思成等人,他们是目前叱咤影坛的风云人物。转型失败的更是大有人在,比如拍出恶俗喜剧《恶棍天使》的邓超,因翻拍《麻烦家族》而人设崩塌的黄磊,还有凭《大闹天竺》收获“金扫帚”烂片奖的王宝强等。

  明星演员跨界做导演

  资本逐利引领错误潮流

  “这几年很多演员加入导演的行列,有人拍一部成一部,但更多人的尝试是失败的。”影评人韩浩月说,导演与演员虽然同处影视行业,但工作内容和要求完全不一样。“导演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很高,需要对各种电影相关艺术门类有一定掌握,有统筹领导的能力,有创作的才华和天分,而且对电影传统、电影美学和电影市场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只有个人创作经验达到一定高度才能胜任,不是靠有知名度、有粉丝捧场就能成功的。”

  当被问及是否有一天会当导演时,演员刘嘉玲连连否认,“我在这一行大概已有35年,待得越久,越觉得我没有这个资格做导演。因为做导演要懂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对历史、文化、艺术、音乐等方面都要懂,最重要的是要能很深刻地理解人性。”

  然而,由于近几年电影市场的火爆,大量行业外资本进场,从资本的角度来看,比起扶植新导演,与明星出身的导演合作的风险更低,演员本身就自带人气,营销上更好做文章。于是不管是否有表达欲望和能力、是否准备充分,一些当红“炸子鸡”演员或主动或被动地接过导筒,最终效果自然可以料想。

  “其实这些跨界导演内心未必自信,但资本鼓励一切貌似能获利的投入,引领了这个错误的潮流。其实投资方只要稍微有点判断力,稍微清醒一点,就不会鼓励演员转型当导演,明知失败还要这么做,只能说资本太盲目了,以为凭借自己对电影业一点粗浅认识,就能手舞足蹈地大干一场。”韩浩月说。不过,在他看来,近期影视资本已趋于冷静,再加上观众的辨别能力提高,“某某转型导演之作”甚至已沦为一种烂片标签,令观众主动放弃观影。

  跨界如隔山并非易事

  克服套路真心做功课

  “导演不是想当就能当的,没有准备充分就强行上马,结果只可能是失败。”导演、演员赵宁宇直言,成为一名导演的准备周期因人而异,有的演员一入行就开始积累当导演的灵感、资源和经验,往往能厚积薄发;而如果明年开机今年才开始准备,就可能来不及。“分镜头设计、人物分析、剧本研发、美术、声音、制片工作、电影类型研究……这些都需要做大量功课,也有便捷的学习资源和渠道,主要看你愿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

  影评人梁鹏飞认为,在影视行业内部,演员是比较接近导演的工种之一。演员在和不同导演的合作中能够学到很多不同的经验;即使是参与烂片,也能从反面学到很多教训,如果自己当导演,就会想办法避免;而且,在调教演员上,演员具有天然优势。“如果说一个剧组里导演是核心,主演就是第二核心。所以一个足够聪明的演员,一定时刻准备成为一名导演。”梁鹏飞说,当然,演员需要长期大量的实践和学习,才有可能成功转型为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