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大红:别叫我大红 叫红红挺好

  《都挺好》后大红

  倪大红:别叫我大红 叫红红挺好

  名字由倪大宏改为倪大红后,这位“老戏骨”真的开始“红”了,演了不少受关注的作品,最近更是凭借着《都挺好》中的苏大强,成为“流量明星”。

  外界的各种邀约不断,倪大红心里开始犯嘀咕:“活动是不是有点太多了?”为了躲避这种“风头”,倪大红重新回到话剧舞台, 接了《银锭桥》和《安魂曲》 两部话剧。

 

  近日,倪大红做客山下学堂大师分享课,分享人生和表演的“森罗万象”,成为继乌尔善、陈国富、田壮壮三位电影导演后,首位做客山下学堂大师分享课的演员。当天,山下学堂创始人周迅、陈坤也聆听了整场分享。

  之所以起名为“森罗万象”,一层含义是指倪大红三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中塑造了森罗万象的人物和角色;另外一层意思,是倪大红认为,演员这个职业是一门有学问的职业,这个学问绝不仅仅是几门专业课,它需要森罗万象的知识储备和人生经验、艺术视野。

  以前叫“宏”,补办银行卡身份证时改回了“红”

  倪大红先从自己的名字讲起,“我的名字开始确实是‘宏伟’的‘宏’,出生以后得有个名,家里面说还没想好起什么名,干脆就叫倪小孩吧。这是我第一个名。后来我姥爷给我起了一个名叫倪荐红,可能家里面人叫着不大习惯,我是老大,干脆叫‘大红’,就这么叫了,户口簿上是红色的红。我喜欢写成‘宏伟’的‘宏’。很多年前,我把唯一的一张银行卡、身份证、钱包丢了,办起来很麻烦,我填表的时候填宏,和户口簿对不上,所以后来干脆还是写红。”

  《都挺好》让倪大红真的“大红”,他笑说觉得不太好,“现在我希望大家叫我红红。我觉得红红挺好。”

  谈及《都挺好》之后的爆红,倪大红表示,自己该吃吃,该睡睡,该吃三两二两还是吃三两二两,该吃什么菜还是吃什么菜,觉得还跟往常一样。不过,他也坦承,虽然本人没变化,但找他的各种活动、采访却是很多,“我平时是一个话很少的人,不知道怎么能面对记者把我自己说得很明白,所以,不太适应。但是,我也确实拍了杂志,拍的都是比苏大强还能‘作’的那样的。”

  为了“避避风头”,倪大红接了《银锭桥》和《安魂曲》两部话剧:“我为什么回到舞台上去呢?一是苏大强这个角色,我想避避这风头,我现在拿个什么东西能够拽在苏大强之上,我不知道,而且我现在也没有寻找到合适角色,我觉得还是回去演话剧。我也觉得应该回到舞台上去展示展示我整个的身体,在舞台上活动活动。我其实很喜欢舞台,现在也很喜欢影视。因为我觉得它们区别不大,而且我觉得镜头前的表演真的是挺难的,比舞台表演难。”

  两回考中戏 第一回样貌和声音没过关

  倪大红想当演员是受父母影响,父母都是哈尔滨话剧院演员,小时候看父母演话剧,然后再回到后台,他就觉得一切很新奇,“而且我小时候也没有什么文娱活动,只是八个样板戏。逐渐改革开放了,能够看到前南斯拉夫的电影、罗马尼亚的电影,还有咱们的老电影《地道战》《地雷战》等。看了一部影片后,我会对其中的某个人物模仿,可能就是这样一点点地把这种兴趣给培养起来了。培养起来以后,就想做这个行当。”

  当演员,家人虽然支持,可是并不看好,“因为我有点歪脖,老耸着肩,不是那么挺拔。我要去考试,家里面也会给我拿上10元、15元,当然结果就是一次一次地被拒绝。”

  第一次中戏没考上,倪大红觉得是输在了形象和声音问题,为了改善声音,他找父母帮忙,找了当地京剧院的人学京剧,想把自己的嗓子打开,结果唱了一些日子没变化,“人家是按照京戏的那种感觉要求我,可是我要当演员,对那种眉飞色舞的方式不是太接受,所以我就不唱了。”

  没考上中戏,倪大红1980年年底就去了黑龙江鸡西市话剧院,呆了一年多。1982年如愿以偿考上中央戏剧学院,样貌还是那个样貌,声音也还是那个声音,为什么这次倪大红就被录取了?倪大红笑说中戏那时是两年一招,1980年一届,然后是1982年。“80班是姜文师哥那一班,我觉得(录取谁)可能和每个教研小组的老师有关系。我们教学组的老师可能觉得80班能招姜文这样的,我们82班也可以招倪大红这样的,招我是按喜剧演员招进去的。”

  在学校被当成校工 上大一时演了《高山下的花环》

  上了中戏之后,倪大红是属于“长得着急了一点”那类,所以班里排小品时,他说自己起步就是父亲,“然后是爷爷,要不就是比爷爷还老,躺在床上说不出话来,演这种。找我演兄弟的很少。我是班长,经常给同学们各个宿舍打打开水,其他系的同学以为我是校工,没把我当成一个学生。”

  因为之前有过剧团表演的经验,所以倪大红说自己在学校很受老师“重视”,老师要扼杀他想“表演”的毛病,老师让他老老实实地演,要明白自己演的是什么。

  刚上大一时,倪大红得到了演戏的机会,谢晋导演找他演《高山下的花环》,“其实我们那会儿,上学的时候,你要是去拍电影,是会被嗤之以鼻的事。但是我要去,因为这是谢晋导演的,我当时是形体课刚下课,很累,本身我肩就耸着,模样就不大好,被谢晋导演发现了。见到谢晋导演开始做小品,他问我看什么书呢?我说在看《雨果传》,谢晋导演让我再说些书,我那会儿也就读过三十来本书,就把这些书名全说了。他说再说点。我说‘谢导没了,没看过’。过了一个来月,告诉我去拍这个电影,就定了。”

  表演时,倪大红说老想着老师说的表演上不应该“过”,要老老实实的,结果因为脑子太重视这个问题,演的时候就“收”得很厉害,“谢晋导演说你稍微放开一点,你不是挺活泼的嘛。”

  有了出演这部电影的第一次“实践”,倪大红开始对自己从前的想法或者说演法开始审视了,“觉得确实是不对的。比如说,我在上学演小品的时候,甚至毕业以后演话剧,我就爱用小道具,桌子上必须摆很多东西,我觉得没有这些东西我演不了这个角色,创造不好一个人物。感觉自己给自己找了很多事情。但是,我现在不这样做了,我现在在做减法,在舍弃。”

  从谢晋导演开始,倪大红与张艺谋、侯孝贤、林兆华、田沁鑫、孟京辉、张黎等众多大导演在戏剧、电影、电视剧中合作。

  倪大红说自己开始“舍弃”是从排林兆华导演的话剧《哈姆雷特》开始的,他为了这部话剧还看了孙道临配音的《哈姆雷特》,“我以为是那样一种说台词的方式,而且我们在台词汇报的时候还专门有这么一段台词,就是‘生存还是毁灭’的那一大段。我带着这样的记忆进入了《哈姆雷特》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