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8亿人信息换4亿营收,是病态商业模式

  卖8亿人信息换4亿营收,是病态商业模式

  ■ 观察家

  大数据行业的很多企业仿佛进入了一种怪圈:除了贩卖用户数据,不知道怎样去赚钱。

  大数据时代,谁都知道自己在裸奔,每一条垃圾短信、每一个骚扰电话,都明白无误地告诉你一个潜台词:我们认识你。但最近,被媒体曝出的巧达科技,依然部分超出了我的想象。据报道,因为可能涉嫌侵犯用户隐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招聘数据公司巧达科技被查封,核心人员也被警方带走。

 

  从媒体披露的商业计划书看,这家公司通过自有招聘网站、第三方数据源和语意含糊的“猎头授权”等方式,直接掌握了2.2亿自然人的简历,并借此掌握了10亿份通讯录。因此,巧达科技得意地宣称,自己已经拥有了超过8亿自然人的认知数据。而巧达科技的盈利模式,则是向相关企业直接出售这些非法获取的用户信息。

  这份商业计划书,颠覆了我对大数据行业的想象。此前,我们知道大数据隐私保护形同虚设,但至少,各家APP在条款和口号里还要谨慎地表态尊重隐私安全,那些可能有侵犯用户隐私嫌疑的公司,多半也自知理亏,因此并不声张。

  而像巧达科技这样,明目张胆将“挖掘和贩卖用户隐私数据”作为核心商业模式的创业公司,实在是突破了我的心理底线。收集信息、为用户画像、贩卖数据——如此简单粗暴的商业模式,2017年为巧达科技带来了4.11亿元收入、1.86亿元净利润,净利润率超过45%。

  一家规模不大的创业公司,就能靠技术手段轻易非法获取8亿自然人的认知数据,并且,将这笔数据作为公司的“核心产品”拿来销售。这一切都堂堂正正地发生在了中国的创业和资本圈,令人匪夷所思。

  大数据行业向来鱼龙混杂,非法买卖用户数据一直是行业内的潜规则,甚至有不少小公司完全靠收集和出卖用户数据为生。而大公司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去年11月,中消协曾经发布过一份报告,在接受调查的100个APP中,有91个“涉嫌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而从行业发展来看,大数据尽管概念火热,但事实上,大量的所谓大数据公司只是掌握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技术。至于应当如何正确收集数据、如何保护隐私、如何有规则地变现,这些公司多半“没那根弦”。

  因此,大数据行业也进入了一种怪圈:除了贩卖用户数据,大家不知道怎样去赚钱。在这种基础上,贩卖数据反而显得理直气壮,甚至对于自己贩卖用户个人信息的事实“拒不认账”。比如数据堂——据新华社报道,2018年5月,就有消息称数据堂因贩卖信息有“公司高管被抓”、“被立案调查”情形,但事后该公司却否认了上述传闻。

  这样的土壤,自然会滋生出如巧达科技、数据堂一类是非不分的创业公司。让人觉得后怕的是,巧达科技居然将明显违规的商业模式写到了商业计划书之中,并连续获得了多个投资机构和互联网巨头的投资。

  一定意义上说,资本是创业者的指挥棒。投资与否,代表着对商业模式和社会价值的认可。巧达科技的盈利模式或许从商业回报上看站得住脚,但不是每一种赚钱的模式都应该得到支持。

  巧达科技是一个黑色寓言,大数据行业不应再是一个灰色地带里“舔血”的生意。获取用户的信息容易,但真正优越的商业模式,无不建立在用户的信任之上。

  □胡涵(互联网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