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 题:上市银行2018年报折射“钱流”动向
新华社记者李延霞、许晟
截至目前,多家上市银行2018年报披露完毕。民营小微贷款增长明显、重大项目贷款增加、个人贷款增幅较大……研读年报可以看出,商业银行正在根据宏观经济形势调整贷款结构,助力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民营小微贷款增长明显,今年还有新增计划
去年以来,民企和小微企业融资难备受关注,一系列利好政策陆续出台。从年报数据看,政策效应开始显现,银行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
2018年末,工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78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00多亿元;农业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67万亿元,占公司类贷款四分之一;建行的普惠金融贷款余额6310.17亿元,增幅50.78%。
股份制银行的表现也不俗。截至去年末,民生银行战略民企客户贷款总额204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09%。浙商银行国标小微贷款余额2045.46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达23.9%。
2019年,农行计划新增民营企业贷款1320亿元、工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长目标为1000亿元以上、中国银行新投放民营企业贷款不低于全部对公贷款新投放的三分之一……多家银行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给出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具体目标。
专家认为,在监管引导和银行自身业务发展诉求的双重推动下,预计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在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防控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过剩、不良贷款风险。
服务重大项目,智能制造等是今后投放重点
年报显示,2018年各大银行结合各自优势,围绕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发力。
2018年,工行的公司贷款增加4820亿元,先进制造业、幸福产业、物联互联等经济新引擎领域的贷款增量占比达31%。农行全年新增重大项目贷款5709亿元,交通运输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贷款占公司类贷款增量的75%。2018年末,建行的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3.46万亿元。
从业绩发布会释放的信息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基础设施补短板的领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等将是今后各行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
“今年农行将紧紧抓住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高端制造业、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力争贷款规模保持稳健增长。”农行副行长王纬说。
专家表示,银行的信贷投放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自身定位、资本约束、安全性效益性的考量以及政策引导等。在经历去杠杆、严监管的考验以及信用风险的暴露后,商业银行精准对接实体经济有效需求,贷款结构优化,安全性提升。
个贷增幅较大,增量更多投向消费贷等领域
观察年报可以看出,不管是国有大行还是股份制银行,以个人住房贷款、信用卡贷款等为代表的个人贷款增幅较大。
数据显示,2018年末,农行的个人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为39.1%。建行的个人贷款占比达到42.37%,其中个人住房贷款较上年增加5405亿元,增幅12.83%,信用卡贷款增幅15.57%;工行的个人贷款比上年末增加6911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6512亿元,增长16.5%。
一些股份制银行的零售贷款已占半壁江山。2018年末招行的零售贷款占比升至51.09%。“我们在信贷资源投放上将适度向零售业务倾斜,增量贷款资源更多投向信用卡、房贷、消费贷、小微贷等领域。”招行行长田惠宇说。
专家表示,由于资本占用及风险相对较低,个人贷款成为不少银行信贷投放倾斜的方向。这有利于增强抗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同时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银行加快布局零售领域,将对居民消费起到拉动作用。
信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但压力仍存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必须以自身的稳健运行为基础。
年报显示,2018年末,工、农、中、建四大行的不良贷款率均有所下降,其中工行、建行、中行下降0.03个百分点,农行不良率的降幅最大,为0.22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不少银行不良贷款的一些先行指标也有很大好转,包括关注类贷款下降、新暴露不良率下降等,意味着银行业资产质量下滑的压力得到缓释。
专家认为,不良贷款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主要因为宏观经济企稳向好、信贷结构不断优化、清收处置力度加大以及风控措施不断健全。
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
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表示,今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少,银行资产质量会持续承压,但同时,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预计2019年银行业的风险总体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