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紧扣大健康布局产业集群 整合全链条健康资源
图为武汉智慧健康园。 翟 磊摄
4月7日至10日,首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将在湖北武汉举行。武汉以此为契机,积极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打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世界级万亿元产业集群
继形成光电子、汽车两大万亿元产业集群后,湖北武汉将下一个万亿元产业集群瞄准了大健康产业。4月7日至10日,首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以下简称“健博会”)将在武汉举行。
“只有开幕、没有闭幕。”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表示,武汉市将以此次大健康博览会为契机,“引资引智”,聚合全球优质产业要素资源,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打造集研发、孵化、生产、物流、生活为一体的大健康全产业链,冲刺“世界大健康产业之都”。
搏击大健康产业蓝海
“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大健康产业在我国2020年超过8万亿元,2030年超过16万亿元。
“办好一个博览会,叫响一座城;办好一个博览会,壮大一个产业。”武汉市市长周先旺说:“作为正在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点城市,‘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为城市发展赋予新动能,武汉将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以研发创新能力为手段,打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世界级万亿元产业集群。”
据介绍,健博会共设养老康复、医疗美容、健康器械、医疗科技、医疗大数据、传统医药、生物医药、健康食品等12个专业特色馆,展会面积约12万平方米,国内外大健康产业领域品牌参展企业4000余家,其中三成为国外企业。
“本次健博会旨在研判大健康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展示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产品和模式。”湖北省楚商联合会会长、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介绍说,参展企业将涉及健康金融、医疗美容、医疗器械、医疗科技、传统医药、生物医药等多个专业领域,推动覆盖全产业链。
作为健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博览会将举办国际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首届世界大健康院士论坛、全球医疗领袖高峰论坛、医改论坛互联网+医药健康发展高峰论坛在内20余场专业论坛,通过思想交流碰撞,探索大健康产业的未来。
作为湖北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九州通集团承担了医疗器械馆和传统医药馆招展工作,集团董事长刘宝林告诉记者,强生、欧姆龙、贝朗、西门子、飞利浦等世界500强企业均已确定参会。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健康领域的潜力也非常大。湖北是中医药资源大省,借助健博会,刘宝林希望能将中医药的理疗服务、药食同源产品展现给世界。
集聚大健康产业优势
3月2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首批9家科创板IPO申请受理企业。其中,来自武汉光谷生物城的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是此次入选的两家生物企业。
这两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安翰科技研发的胃镜机器人,重量仅5克,却集成了400多个精密元器件和80多项科技专利,让无数病人远离了插管做胃镜的痛苦;科前生物研制的畜禽疫苗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在非国家强制免疫猪用生物制品市场销售收入排名第一。
近年来,武汉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基本构建了涵盖医药、医疗器械、智慧医疗、精准医疗等细分领域20多个生命健康子行业,形成了以光谷生物城为代表的产业园区。
据统计,目前光谷生物城落户企业1800户,总收入突破1200亿元,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三,人才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50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3亿元;百亿元企业2户。辉瑞制药、费森尤斯等8家世界500强企业,华大基因、药明康德、联影医疗、安瀚光电、明德生物在武汉建有总部或区域研发中心。培育引进上市企业2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9家。
武汉医疗资源密集,全市拥有27家三甲医院和122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并获批了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2个国家临床试验基地(GCP)、2个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中心(GLP);有300多个新药项目在研、26个全球首创一类新药进入临床、400多个二类以上医疗器械产品获得注册证,产业发展基础日臻厚实,创新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近年来,武汉还加大生命健康领域人才引进与培育力度,拥有国家重点医学类学科12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武汉还与美国硅谷、法国巴黎基因谷、瑞士日内瓦湖区等40多个海内外园区签署了70余项国际合作协议。
陈东升认为,武汉发展大健康产业具有区位优势、人才优势、科教优势、医疗资源优势以及产业基础。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为产业发展储备新生力量、助推科研成果转化的同时,还将吸引更多有发展潜力的大健康项目落户武汉。
剑指产业链重要节点
“目前,武汉已将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和智能制造产业列为未来发展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武汉市政府副秘书长陈红辉说,2018年武汉市按照产业规划、园区建设、产业基金、专业会展、和产业专班“五位一体”的思路,加快了谋划大健康全产业链发展的步伐。
经专家评审,武汉已编制完成《武汉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规划方案》。下一步,将紧扣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健康养老等领域,研究制订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方案。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按照“一核一极多园”大健康产业空间布局思路,着力推进一批大健康产业园区建设。“一核”即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研发创新、创新型企业孵化;“一极”即长江新城,规划不小于8平方公里的园区,以生命科技研发、精准医疗、智慧医疗为主要特色;“多园”即在江夏、青山、新洲、黄陂、硚口、汉阳等区,规划建设现代医药、智慧养老、精准医疗产业园。
值得关注的是,武汉还将联合泰康保险集团筹备设立总规模为100亿元的大健康产业基金,重点投向大健康领域龙头企业及优质项目。
“除了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一定要投资投智,走互联网+大数据支撑下的大健康产业新模式。”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建议,武汉基于人才、地域、医疗资源、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等优势,可通过采集人群医疗健康大数据,创新应用医疗健康大数据资源,引导现代信息技术与健康产业、智能制造深度融合,转化、培育新兴健康产业集群,为“健康大武汉”插上翅膀,实现弯道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