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积极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积极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既要“硬拼” 也要“巧取”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 斌

  3月初,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1206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正式上岗护路。泸水市交通运输局地方公路管理段副段长和升说:“这样做既解决了农村公路无人养护的问题,也使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多了一份收入。”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社会发育程度和特殊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我国贫困程度最深的“三区三州”中的一州。2014年元旦前夕,怒江州贡山县干部群众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情况,报告了多年期盼的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的消息,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时表示,希望独龙族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早日实现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的美好梦想。

 

  怒江州委、州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精准施策,“硬拼”加“巧取”,力争与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怒江州山区面积占98%,至今无机场、高速公路和铁路,现有的道路等级也很低。怒江州州长李文辉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不下硬功夫改善落后的基础条件,群众持续增收就无法得到保障。

  在这样的思路下,怒江州下大力气抓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目前全州所有行政村都通了硬化路,并完成588公里安全防护建设,18个乡镇有客运站点。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通车后,怒江独龙族聚居区彻底结束了每年有半年大雪封山期的历史。全乡涌现出42名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独龙族人得到了大解放、大发展,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虽然交通建设压力很大,怒江在“硬拼”的同时并没有“蛮干”。在其他地区提出县县通高速的时候,怒江州放弃了州府泸水市到贡山县、福贡县的高速公路修建计划,改为建设一条生态路,修“美丽公路”。

  这一“巧取”不仅让投入大大减少,也降低了对生态的破坏,还能发挥出公路的最大效益。怒江州发改委主任杨永铸说,他们在“美丽公路”建设中,规划了“骑行慢道”,能充分发挥出怒江自然生态和自助旅游的优势,将为怒江的旅游带来新的变化。

  在贡山县独龙江乡普卡旺村,记者看到易地扶贫搬迁而来的13户人家,新居保留了以前的茅草房风格,除供自己居住外还规划了民宿功能,每户专门留出一两间客房给游客,等“美丽公路”开通后用来接待自助游客人。普卡旺村距离独龙江乡乡政府所在地孔当只有几公里,独龙族文化保存最为完整,已被纳入“旅游小镇”计划。村民普光荣说,以后这里将会成为帮助独龙族同胞脱贫的旅游特色村。

  怒江在产业扶贫上更能体现出“巧取”。缘于98%的山区面积,怒江州不可能大规模发展某一产品,只能在“特”字上下功夫,独龙牛、高黎贡山猪、兰坪乌骨羊、福贡云黄连、怒江鱼生、草果、野生菌、蜂蜜、特色畜禽、高山杂粮等怒江优质特色农产品量不大,但特别受市场欢迎。

  在老窝村,农户散养怒江特有的高黎贡山黑猪,腌制成高品质火腿格外抢手。李家村则走高端路线,用会员制的方法,将高黎贡山黑猪肉通过电商推广到上海、珠海等地,卖出了好价钱。

  在泸水市鲁掌镇三河村,新楤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累计带动农民种植刺龙苞近1万亩。合作社理事长袁开友介绍,现在合作社已成为集刺龙苞育苗、栽培管理和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现有合作社员137户,已建成了1个工厂、1个展示中心、1个集散交易中心,还建立了专业现代式烤房和冷冻冷藏库,并拿到了有机认证,申请了食品企业SC认证。目前该村种植核桃1.35万亩,草果1.22万亩、棉木2000亩,加上养殖业和旅游业,农民人均收入已达8000余元。

  怒江州扶贫办副主任茶凌云告诉记者:“2018年底,怒江州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31.29万人下降到14.2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71.1%下降到33.25%,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实现独龙族整族脱贫,还荣获了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可以说怒江每天都在变化,每时都在进步。城乡面貌在发生变化,干部的扶贫攻坚能力在增强,贫困群众的观念明显转变。”

  2019年,怒江州扶贫攻坚的目标已经确定,将力争高质量完成9万人脱贫、146个村出列、贡山县摘帽,独龙族、普米族整族脱贫,为2020年全州脱贫摘帽和怒族、傈僳族整族脱贫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