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青海化隆4月4日电 题:拉面救活西北小县城 “拉面之县”盼产业升级
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我们老家十年九旱,那时候一年打的粮食都不够吃,没收入来源,生活逼着我们走南闯北开拉面店。”靠“一碗面”发家致富的58岁的韩进录在中国西北的青海省小有名气,4日,他向中新社记者诉说当地“面一代”们曾经的生活抉择。
资料图:拉面。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像韩进录一样吃不饱肚子的一群农民,走出土壤贫瘠的大山,靠一个炉子、三张桌子,做“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牛肉拉面白手起家。
“如今,化隆县成了名副其实的‘拉面之县’,”中共化隆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占奎说,该县共有230个“拉面村”,近10万人在中国270个大中型城市开办1.5万家拉面店,年营业额达100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拉面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方式。
马占奎说,通过该县“带薪在岗实训+创业”模式及发放拉面贴息贷款等措施,一大批经济困难民众“跳出农门、走出山门、迈进城门、跨出国门”。
韩进录介绍,好的拉面店一年能挣上百万元,一般的也有二三十万元,“如果没有拉面,我们这里的经济社会发展可能得滞后好多年。拉面让我们换了个活法。”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拉面产业品牌发展观念淡薄,产业化进程较慢,管理服务手段滞后,运营成本不断攀升,行业标准化程度低。”马占奎表示,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日前举行的化隆县拉面高峰论坛上,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说,中国地域美食品牌不断强化,消费升级背景下,拉面要实现网络消费、体验消费、定制消费和智能消费。
中国品牌营销专家裴成辉表示,要打造拉面强势品牌,以此带动其他品牌,“否则十万人耕耘的市场,会被其他地方的面食品牌‘收割’”。
据中新社记者了解,新近成立的化隆县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将主管拉面产业,同时,该县正打造青海省级拉面扶贫产业园、拉面创业孵化基地、拉面特色小镇及拉面“中央厨房”等。
“我在餐饮业走过了30年风雨历程,如今,拉面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市场渴求高端企业,要通过职业培训,展示行业风采,迎接更大挑战。”韩进录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