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营至新机场站每天推进7.5公里 北京段9月运营 明年11月底全线运营
京雄城际铁路北京段全面铺轨
京雄高铁(北京段)开始铺轨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本报讯(记者 王薇)昨日9点28分,北京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北京段)李营至新机场站施工现场,随着现场指挥人员一声令下,第一组500米长钢轨从轨道运输车前端缓缓送出,平稳落在前方的无砟道床上,这标志着京雄城际铁路(北京段)建设整体从线下施工转入线上轨道铺设阶段,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北京段9月份开通运营后,北京西站出发到大兴国际机场仅需20分钟。
每天完成铺轨7.5公里
昨天9点28分,第一组500米长钢轨从运输车上探出了头,十几名工人稳稳护送着这组钢轨来到前方的牵引车前,在弹性作用下,钢轨探下身被插入牵引车的轨道卡扣中,钢轨卡子紧紧地锁住整组铁轨后,牵引车开始前进,长钢轨平稳地落在了无砟道床上。大约40分钟后,第一组500米长钢轨铺轨铺设完成。
据中铁十二局集团铺轨项目负责人介绍,按照施工计划,4月30日前将率先铺通北京境内李营至新机场段全长69公里的线路,以确保实现在9月份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同步开通运营的节点目标。
69公里的铺轨作业需要在15天时间内完成,必须保证每3天一个循环,每天完成铺轨7.5公里的任务量。他说:“任务量对我们来说算是‘常规操作’,但是现场不具备建设铺轨基的条件,对我们的铺轨作业组织协调能力是一个极大地考验。”然而,先进的设备和施工工艺化解了这个难题。
具备“运输+推送”功能的长轨运输一体机和此次采用的推送铺轨法,有效减少了传统铺轨作业中的倒运环节,直接“一步到位”,实现了没有铺轨基地也可以快速高效作业的目标。目前,这种方法在国内无砟高铁轨道铺设中使用较少。
“北斗”定位保证精准性
据介绍,由于铺架工程在施工期间还没有建立起铁路信号,机场隧道内无通讯信号和网络,建设者在行进的机车上安装了物理临近报警系统,当携带有电子施工防护牌的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进入设置的危险距离时,该系统会语音报警提示机车司机,并对现场施工防护员发出声光报警提示;同时,项目部调度中心技术人员还在机车上安装嵌入了国内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车载定位系统,两项技术的“联姻”能够保证铺轨作业时精准定位机车行进位置,并采取在机车前后方安装摄像头的方式,实时传输线路上机车运行画面和行驶速度,确保铺轨作业运输智能化、信息化。
9月与大兴机场同步运营
据北京局集团公司京南工程项目管理部邓寅杰介绍,京雄城际铁路建设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连接北京市区、北京新机场和雄安新区的重要轨道交通线。京雄城际铁路正线全线北起李营站,南至雄安站,经由大兴、固安、霸州、雄安。
按照施工计划,4月30日前京雄城际铁路(北京段)铺轨完成,接下来是无缝线应力放散和焊接,然后是长钢轨精调,预计7月份将进入试运行调试阶段,9月份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同步开通运营。届时,旅客搭乘高铁列车从北京西站出发到大兴国际机场仅需20分钟的时间。
据了解,根据施工计划,明年4月新机场至雄安新区段开始铺轨,11月底,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