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春耕生产的“电小二”

  保障春耕生产的“电小二”

  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26日电 题:保障春耕生产的“电小二”

  新华社记者魏婧宇

  春耕时节的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听不到耕牛的哞哞声,取而代之的是农机具运转的轰鸣声,交织出现代化农业的“春之声”。有一群人穿梭在田间地头,为“春之声”提供保障,他们就是自称“电小二”的电力职工。

 

  “我们在春耕备耕期间开展‘保姆’式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24小时电力服务、线路检修,因而得名‘电小二’。”国网科右前旗供电公司哈拉黑供电所职工郑洪波说。

  科尔沁右翼前旗哈拉黑镇从2017年开始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已累计建设10千伏输电线路54公里,新建改造配电变压器27台,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的供电问题。春耕开始前,“电小二”对全镇的输电线路、变压器和460座电机井房进行了彻底检修。东盛稻田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当地最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电小二”们最常去的地方,他们保障着合作社内22台大型农机具“吃饱电,好好转”。

  “合作社从成立到现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离不开‘电小二’的帮助。”合作社理事长张忠伟说。

  2005年,张忠伟和几位村民眼见由于分散种植和销售,村里的优质稻米一直打不开市场,便萌生了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想法。耕牛变农机,人工打场变机器去壳,“吃电”的大农机能在偏远的塞北农村使用吗?张忠伟来到哈拉黑供电所咨询。

  “现在农网电压低,大型农机设备怕是带不起来,不过我们可以为合作社设计新的用电方案,提升供电能力。”郑洪波告诉张忠伟。

  第二天,3名电力技术人员来到合作社进行实地勘察,根据设备功率和厂房实际情况给出设计方案,在现场安装了一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仅用6天时间就全部完工上电。

  电力有了保障,合作社逐渐购进各类现代化农机具。2013年,合作社计划为粮食加工厂新进机器设备18台。但是设备增加了,原有的变压器容量又不够用了。

  “张大哥,你们的变压器需要增容了。”正当张忠伟准备去供电所询问时,“电小二”郑洪波和同事来到合作社。他们得知合作社要扩大规模,便提前来做电路升级改造,将变压器增容至250千伏安,保证粮食加工厂稳定用电。

  “电力供应跟上了,合作社的规模越做越大。”张忠伟说。合作社的有机水稻基地从成立初期的128亩扩展到3万亩,带动周边4个乡镇2000余户社员开展有机种植。社员们在稻田中养蟹、养鱼、养鸭子,实现“一地双收、一水两用”,每亩地增收500多元,户均增收5000多元。

  在春耕忙碌之余,张忠伟还在为合作社的环保项目做着打算。“今年准备引进一条有机肥生产线,回收羊粪、玉米秆、稻草秆,加工成有机肥,投入到稻田中,形成一个全程产业链。”张忠伟说,“到时候还要再请‘电小二’帮我们升级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