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阳4月29日电 (曾实)记者29日从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2018年,贵州省火龙果种植面积约8.8万亩,位居中国第三位;总产量达4.6万吨,产值达4.1亿元(人民币,下同),火龙果种植让上万人跨出了贫困行列。
29日召开的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水果(火龙果)产业项目推进及技术培训会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业渊表示,贵州在火龙果种植、繁育方面成效显著。
陈业渊说:“虽然山地相对于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而言,水果产量有限,但贵州良好的自然资源环境使得病虫害较少,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使出产的水果品质和口感都很好,很适宜发展特色山地农业,尤其是精品水果的种植。”
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水果(火龙果)产业项目推进及技术培训会现场 曾实 摄
目前,在贵州省南北盘江及红水河流域的罗甸、镇宁、关岭、贞丰、望谟等5个县的44家企业和合作社,火龙果种植基地近4万亩,年产量约2.4万吨,分别占到贵州省火龙果产量的一半左右。品种以紫红龙、黔蜜龙、大红等红肉类型为主,占总面积的96%以上。
以贵州火龙果主产地的罗甸县为例,2018年罗甸县火龙果种植面积达3.25万亩,投产面积1.5万亩,实现产量1.8余万吨,产值1.8余亿元。其中,利用互联网销售的火龙果达3986吨,占罗甸县火龙果产量的22%,走出了一条“互联网+销售”的多元化市场开拓道路。
同时,贵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也让罗甸火龙果于2013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关岭火龙果于2016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称号。
贵州省围绕火龙果品种选育、种苗繁殖、高产栽培、品质提升、贮藏加工等领域,先后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5项,省级科技项目30余项,制定了系列贵州地方标准,获实用新型专利7项,特别是对火龙果功能性物质的研究在国际上已处于先进水平。
同时,相关科研单位已选育出适合贵州低海拔富热量区域种植的火龙果审定品种6个,建成中国最大的火龙果种质资源圃,收集资源200余份,为新品种选育和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火龙果首席专家蔡永强表示,火龙果作为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区域有限,全球形成规模生产的国家仅有20多个,目前中国火龙果种植面积约70万亩,中国每年从越南进口大量火龙果,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蔡永强指出,贵州发展水果产业需提质增效,要做好区域性布局,理性地确定品种和适宜种植的区域,使品种特性充分发挥出来;要挖掘好地方良种,通过配套技术和对应的品种,把管理做好、把市场的培育做好。
官方发布的《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水果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1年)》显示,到2021年,贵州省果园面积将达到760万亩,产量420万吨,产值超过250亿元,累计带动扶持贫困人口30万人,其中火龙果种植面积将达到12万亩。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副厅级干部、贵州省水果专班班长向青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贵州省力争到2021年,建成‘万亩片’果园30个以上,‘千亩村’果园150个以上,把贵州建成中国南方重要的精品水果产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