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内二次降准 未来定向调节政策料进一步深化

资料图 /p中新社发 杨明静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资料图 中新社发 杨明静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经济观察)中国年内二次降准 未来定向调节政策料进一步深化

  中新社北京5月6日电 (记者 魏晞)中国央行6日宣布今年内第二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约有1000家县域农商行获降准3.5个百分点,5月15日起将执行8%的存款准备金率,预计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人民币。

  一直被视为货币政策“大招”之一的降准此番出台,会产生哪些影响?

  影响之一:央行给出信号——优惠准备金率框架已经上路。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民营和中小企业,在一轮宽货币和增信用政策之后,中国企业整体融资成本仍然下行缓慢,很大程度上与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改善较慢有关。

  “金融机构受制于流动性和信用风险偏好的影响,难以较大力度地放手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连平说,此次定向降准等于给了市场一个信号:优惠准备金率的框架已经上路,未来还会持续推进。

  这个“信号”相当于明确告知:按照政策方向加大落实力度的银行,未来可能享有更大力度的流动性支持。通过降准,增加中小银行中长期可用资金,将必然提升银行信贷服务中小微民营企业的水平。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也认为,此前央行一直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等工具向市场释放资金,但是中小银行通过这些工具获取资金的可能性比较小。此次降准,主要是定向针对中小银行,可以起到“指哪打哪”的效果,使得中小银行获得资金的成本有所下降,从而将更多资金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影响之二:可以预期——未来货币当局定向调节政策将进一步深化。

  连平认为,未来定向调节政策将进一步深化。此番央行从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优惠入手,是因为中小银行与民营、小微企业的“近邻”关系。目前,中国的中小银行小微信贷在行业中占比已经超过50%。优先对中小银行采取差别化的监管政策,有利于更加直接地增加小微金融供给,有助于进一步填补金融机构尚未覆盖充分的“空白”。

  他预期,未来定向调节可能并非仅有定向降准一种手段,创新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扩大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合格担保品范围、增加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及扩大TMLF等,都有可能成为定向调节政策的工具选项。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佩珈认为,实施结构化的、差异化的较低存款准备金率,是推进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重要内容。不过她提醒,政策具体推出需要结合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既要避免银行机构惜贷、慎贷,又要避免一哄而上、不顾条件地盲目放贷”。

  中国今年内已经两次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今年首次宣布降准为1月4日,中国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人民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