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货币“打假员”:“火眼金睛”堪称人工智能版验钞机
中新网兰州5月11日电 (艾庆龙 高莹)自货币产生以来,假币便与之共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从设计和印制层层叠加防伪标志,而在旷日持久的“货币打假战争”中,银行货币“打假员”也应运而生,“火眼金睛”等技能使假币“原形毕露”,其准确度可“PK验钞机”。
银行货币“打假员”,属银行特殊技能岗位,他们熟记纸币印刷类型、纸张质量、图案等微小细节。在普通民众眼中,鉴别一张假币并非难事,但对于他们来说并非轻松之事,一张再烂、再破、再旧的纸币都要精准判别,“不误判”真钞,“不放过”假钞。
在工商银行兰州分行现金运营中心,中新网记者经过身份验证,穿过两道指纹认证门进入了货币“打假员”工作场所——清分中心。
图为在鉴别仪辅助下,对人民币防伪标示进行验证。 艾庆龙 摄
大多数工作人员身着特制灰色制服,戴着口罩在堆积成山的钞票中工作着,点钞机“刷刷刷”之声连绵不绝。相比之下,货币“打假员”蔡学军处略显安静,他的工作台有序摆放人民币鉴别仪、票据鉴别仪等机器和数为不多的钞票。
曾在银行担任过柜台员、会计、出纳等职务的蔡学军因长期基层经验,培养出鉴别真假钞票的技能,在20多名同事中脱颖而出,成为货币“打假员”,对其可疑钞票进行分析比对,判别真伪。
“货币‘打假员’更依靠个人经验,机器只能辅助作出决定。”55岁的蔡学军从事货币“打假员”工作已有9年多时间,他告诉记者,在点钞机遇到可疑货币发出预警,需要货币“打假员”依据防伪标示进行判别,如遇仿真度高假钞,则需要高端机器辅助下,团队共同做出判断。
“每次人民币进行改版更新时,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蔡学军表示,改版更新时,除机器更换芯片外,还需要货币“打假员”短期内记住防伪标示,为熟练掌握其鉴别技术,私下练习和背诵必不可少。
多年来,及时掌握假币动态已成蔡学军日常工作之一,通过实践和新闻发现假币新特征,他第一时间将其记下,在工作中特意关注此点。
“专用钞票纸在制作过程中,增加不少了防伪技术,这是我们鉴别的基础所在。”蔡学军分享如何鉴别钞票真伪时说,依据水印、安全线、油墨质量、印刷技术、隐形图像等防伪标示,借助直尺、放大镜、紫光灯以及鉴别仪辅助,将所得数据和标准进行比对,得出最终结果。
工商银行兰州分行现金运营中心清点部经理何军辉介绍说,根据银行反假币经验,最常见的假币是列最大面额第二位的币种,例如人民币50元应该是最经常被假冒的币种,但随着国家防伪技术和民众防假意识的提升,呈现出递减趋势。
何军辉表示,制售假币,是以非法手段剥夺和占有国民财富,干扰了货币流通的正常秩序,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毒瘤”。因此,除国家和银行参与外,民众也应加入货币“打假”队伍中,掌握防伪基本特征,阻断假币流通渠道,净化流通市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