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做研究的华人如何才能避免“被间谍”?

  解雇风暴之后……在美做研究的华人,如何才能避免“被间谍”?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王婉迪 环球时报记者 张雪婷 刘皓然】“驱逐”科学家、收紧签证政策、限制赴华“委培生”回国就业……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政府似乎再次被“间谍执念”触动了敏感神经,出台了一系列不利于华人(华裔)赴美活动的限制举措。与以往不同的是,美国政府的“打击范围”已经从理工、军事等高度涉密行业,延伸至整个科研、学术领域。有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和做科研工作的人员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特殊时期,虽然不可避免碰到海关的“刁难”,但也可以从自身做起,避免被当成“目标”。

  数名华裔研究员被解雇

  据美国《休斯顿纪事报》报道,全球首屈一指的癌症研究机构——得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前不久以涉嫌盗取美国学术科研成果,对3名研究员予以革职处分。虽然该机构并未对外透露3人具体身份,但可以肯定他们均有“中国血统”,其中两人已取得终身任职资格。

 

  安德森癌症中心“驱逐”科学家一事,其实是受到了“上级部门”的“重点关照”。201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对癌症中心5名工作人员进行点名,声称他们涉嫌利益冲突及“未经上报的海外收入”。据了解,NIH是全美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资金拨款单位,2018年曾为该中心拨款1.48亿美元。癌症中心一名负责人称,如果不采取行动,NIH很可能拒绝拨款。

  美国《纽约时报》称,近期美国政府不断加大警示力度,要各机构重视外部势力攫取美国科研成果的行为——特别要“留意中国人”。去年夏季,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专门在得州为多个学术和医疗机构召开闭门会议,要求谨防“内鬼”,及时上报一切可疑行为。这种由联邦当局亲自下达指示要求科研学术单位谨防间谍行为的会议,在该州历史上堪称“前所未见”。

  《休斯顿纪事报》称,不少反对者指出,该调查带有强烈的“种族定性”嫌疑。知情者透露,安德森的内部调查范围远不止5人——在过去一年多中,该机构10名资深华裔科研或管理人员不是辞职,就是退休,很可能是因为无法忍受这种备受歧视的工作环境。

  美国人也担忧被审查

  留美者可能受到“请喝茶”和“炒鱿鱼”的待遇,而赴美者则面临“签证难”的窘况。据香港《南华早报》等媒体称,除了高科技及科研领域人士访美受限外,中国30名社科学者专家去年赴美前也吃了“闭门羹”,访美签证不是被吊销,就是被“行政复议”。

  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的江同学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们的专业不太敏感,一般不用担心不给续签或者在海关被卡的问题。“但一些特殊专业,如涉及航天、船舶制造、部分计算机相关的理工科,或者一些生物科学,可能就有这种风险。”江同学称,周围一些中国同学最近因担心“回不来”,放假都不会回国,“反正两三年的时间,可以在美国实习或者旅游”。

  出于对中国的高度猜疑,美国连“自己人”也信不过。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分析师丹尼斯·王尔德前不久在参议院一场听证会上表示,美国政府过去常将学生送往中国学习语言和文化,这类带有定向培训性质的“委培生”归国后要为政府效力。尴尬的是,由于本届政府审核标准过于严格,这些学生只因曾在中国生活而无法通过背景审查,明明是政府培养的人,如今却无法为政府所用。也有安全专家认为,升级审核力度合理,不排除有学生被中国“收买”。

  从自身防止“泄密”

  在安德森事件中,一方面显露目前华人研究员在美国可能受到的不公待遇,另一方面也警示相关人员,在美国做科研如何规避“泄密嫌疑”,保证华人工作者的信誉。对于涉事的几名研究员,虽然没有证据显示他们“受中方指派”,但仍被研究院定性为“违反政策”。

  美国绝大多数纯学术研究一般没有过多的限制。在得州某高校工作的陈博士研究领域是数学,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大多数研究本来就是为了推进学术发展,为公众服务,我们都会把成果分享出来,也愿意增加自己在学术界的名声和影响力”。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做农业研究的赵博士也表达了相同观点。受访的几名研究员都对华裔员工涉泄密一事有所耳闻,但表示自己并未因是中国人就受到防备和歧视。在一家学术机构工作的陆博士说,解雇事件在美国影响虽大,但也只是个案。日常工作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仍然可以争取到信赖和机会。

  但是,学术研究中也存在特定需要注意的敏感专业和保密项目。陈博士表示,他在校时的研究虽然是公开的,但他曾经连续3年在美国国家实验室实习,那里的保密非常严格,“不能对公众开放使用,也绝对不能以任何形式传播出去”。他告诉记者,近些年来,美国国家实验室的政策有愈发收紧的趋势,“明显感到外国人进入越来越难,我们的专业圈子相对较小,很希望多吸收一些外来人才,但后两年在那里实习时,发现我原来的外籍上司都被调走了”。

  要从自身防止“泄密”,许多在美国实习过或进过研究所的中国学生都有经验。曾在华盛顿一家非政府扶贫组织实习的李常(化名)对记者说,他们在整理数据时常遇到标明“非完整数据”“非最终版本”字眼的文件,“虽然没有实打实写上‘Confidential(机密)’,但实际上就是暂时不能公开的”。一些对英语用语不够敏感的国际学生,很可能就没认识这个问题。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生物化学的周同学也表示,有时特定的实验报告没有最终完善前,一般也不会公开,“这既有保密方面的问题,也是一种对正确的实验结果负责的态度”。

  除了在实习或工作中,学生也应该遵守保密约定。尤其在华盛顿、纽约等与美国政府息息相关的城市,很多学生都有机会在课程中深入参观或访问政府机构。曾在乔治城大学学习国际法的小黄对记者说,这种参观有时要求学生不要拍照,“对方也会告知你是否可以署名”。他回忆称,自己为完成一篇涉及美国外交政策的论文,在导师的沟通下采访过几名美国政府相关人士,“采访对象嘴当然很严,但是最好还是询问一下导师,是否写的内容都是可公开的”。

  安德森癌症中心一名负责人表示,如果不对几名涉“泄密”华裔研究员采取行动,可能得不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