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观念变化 从"改变命运"到"只是一个选择"

高考观念变化 从

  6月8日下午,北京市东直门中学考点,英语科目的考试结束后,考生们走出考场。当日,全国部分地区2018年高考落下帷幕。本报记者 王伟伟 摄

  与班里大多数同学不同,今年6月7日、8日这两天,18岁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汪梦祺并没有参加高考。但在北京市八一学校高考考点外,她比大多数考生都来得早。6月7日7时30分,穿着印有“与你同行”字样的T恤,她与送考的老师家长排成一列,向走入考场的同学加油鼓劲。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975万考生奔赴考场,创下近8年来历史新高。“00后”从今年开始,登上高考舞台。

  汪梦祺是北京市某重点中学高三理科实验班的学生,已经被国外一所大学录取。与她一起来送考的10多位高三学生,都已经被保送上大学或即将出国读书。像她这样不参加高考的学生,汪梦祺所在班级的45人中有6人,同年级700多人中有将近100人。

  41年前,全国570万考生走进考场,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高考被视作一场“改变命运的考试”,被比作人生“独木桥”。如今,在汪梦祺这样的学生眼中,某种意义上,高考“只是一个选择”。人们对高考的态度和高考本身,都在发生变化。

  高考只是一个选择

  汪梦祺所在的中学,在北京乃至全国都享有盛名。

  和许多同学一样,高中入学之初,汪梦祺的父亲建议她“两条腿走路”,即在准备出国的同时也不放弃高考。

  汪梦祺的父亲本人是高考“改变命运”的生动样本。他1968年出生于河南农村,上世纪90年代通过高考考上中国石油大学,毕业后留京。

  通过高考上大学再分配工作——高考是当年改变人生命运的起点,这让高考在汪梦祺父亲那一辈人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不过,与上一辈人不同的是,汪梦祺和她的一些同龄人对高考的看法则在发生变化——

  一项网络问卷调查显示,超过半数受访“00后”考生并不认同“高考改变命运”的说法,他们认为高考只是一个选择,不必上升到“改变命运”的高度。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00后”除了参加高考,还尝试通过出国留学等途径接受高等教育。

  汪梦祺也不认同“一考定终生”,她认为现在有很多其他的发展机会。她身边有不少同学通过发展特长、在各类竞赛中获奖,得到了知名大学垂青。

  多举措推进高考公平公正

  “我的一位好朋友由于综合成绩优秀,获得了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名额。我真为她高兴,感觉她的压力减轻了很多。”汪梦祺说,除了出国深造,身边有一些同学,是通过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等途径实现升学。

  实际上,强调综合成绩评价,人才选拔更多元也是当前高校招生改革的一个方向。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做出重大调整。同年,上海、浙江两地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浙江省教育厅今年透露的消息显示,除统一高考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外,2018年浙江省内归属地方的50所高校以及北大、清华、浙大等9所高水平大学参加浙江“三位一体”招生。

  “三位一体”高校招生改革,即把考生的会考成绩、高校对考生的测试成绩以及高考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成综合分,最后按照综合分择优录取考生。2018年,浙江省预计通过“三位一体”招生人数超过1万人。

  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地加入招生制度改革试点行列。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在全国两会上透露,从2018年起,17个省份将开启招生制度改革的进程。

  此外,全面取消“五项加分”、推进按专业录取,多项改革举措正在进一步推进高考的公平公正。

  尊重孩子对未来的选择

  汪梦祺决定出国读书后,她的父母表示充分尊重她的意见。她说,身边同学的家长,大多也很尊重孩子对未来的选择。

  “不过,这也需要各方面条件的支持。” 汪梦祺对此有着自己的认识。

  中学期间,汪梦祺很早就选修了多门校内选修课程。“从击剑、艺术史到小语种都有,现在,学校里比较流行的选修课是大数据和机器人设计。”选修课让她充分发展了自己的兴趣,也让不少同学找到了未来专业的方向。

  除了家庭条件的支持,所在地区、学校的教育水平、教育理念也让汪梦祺的选择有了实现的可能。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录取率已经达到80%以上,但近年来,存在的一些需要改进的现象也一再引发社会讨论。

  这些现象也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便明确,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

  今天,一位送考的家长向记者表示:“虽然现在的高考已不像我们当年参加时竞争那么激烈,但仍然是人生道路的重要节点。如何保证高考最大程度上的公平,不仅关系个体的发展,更关系社会的进步。”(记者 于灵歌)

(责编: 陈濛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