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决定命运”,一个国家、民族追求什么样的前途命运,就要争取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而走上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则就会朝向和实现什么样的前途命运。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砥砺奋进,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艰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回顾历史,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思想保守僵化,经济发展落后,人民温饱问题都成问题,对外则基本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中国向何处去、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的问题,再一次历史性地、严峻地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面前。停滞、徘徊和倒退,都没有出路,而且还将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面对这一危难局面,邓小平曾深刻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酝酿与展开,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觉醒作了一定的思想理论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此,改革开放不断从试点向推广拓展、从局部向全局推进,不断开创新局面新阶段,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部理论与实践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水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中发生、又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发展雄辩地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密不可分、休戚与共,又相得益彰、与时俱进。观察当代中国,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是改革开放,最鲜明的特色和品格是改革开放,面向未来发展和关系当代中国更加美好前景的也必将是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性质与内涵深刻昭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和复兴之路。《共产党宣言》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出发,就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与经济关系问题鲜明地指出,在“争得民主”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革命是解放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也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之所以实行改革开放,无论是从思想根源还是根本目的,无不集中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兴国之要,不断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观察当代中国,凡有常识者,都无法回避甚或抹杀、“虚无”改革开放的历史事实;凡不带偏见者,也都淡化甚或扭曲不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与意义。改革开放的发生、发展,乃至成就与贡献,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发生、之所以这样发展而不是别样发展,都是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深刻表明,改革开放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历史纷繁复杂,因与果、现象与本质、偶然与必然、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惟有透过各种表象才能看其本质、发现其规律性。改革开放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上冒出来的,而是从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之中走出来的,从国情实际、民心所向、大势所趋而坚持和发展下去的。改革开放是矛盾运动的,又是前无古人的,需要深刻革命,需要继承、发展和创新。改革开放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从开启到全面深化,从来都是波浪式向前推进的,既要统筹推进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又要“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结合。试想,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怎能想象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如果改革开放仅仅是挽危难之策略或对国家前途命运“碰巧”性地发生作用,又怎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历史发展的广泛影响力、持久而深远生命力。
实践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越广泛而深入发展,其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意义和对世界发展进步的贡献就越来越充分彰显,并深远影响开来。改革开放深深体现着改革开放作为国家前途命运关键抉择的根本需要、历史必然和大势所趋,必须毫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描绘了当代中国绚丽多彩的今天,也必将壮丽当代中国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