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富联“翻脸” 两天市值蒸发619亿

  ■本报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从涨停到跌停,短短不过三个交易日,“独角兽”工业富联正在遭遇冰火两重天。据记者了解,继6月13日开板后,工业富联便一路震荡下行,14日尾盘更是一度跌停,全天大跌9.45%,15日早盘一度跌超5%,最终报收22.58元,跌幅3.05%,两天市值蒸发618.58亿元。在市场热炒独角兽概念的同时,这样的表现,明显低于市场预期。

  据记者了解,工业富联是今年IPO闪电过会的“吃螃蟹者”,在上会期间更是备受市场热捧,由于与独角兽概念股相关,在药明康德的“示范”效应下,投资者也对其上市后的表现抱有厚望。

  对比同为“独角兽”的药明康德16个涨停板的亮眼表现,对此,股民惊呼真是“同兽不同命”。

  巨量资金博弈

  上市第五天逼近跌停,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其实,工业富联上市前已经显露出一些不被看好的迹象。工业富联公布的新股发行结果显示,网上网下合计弃购数量为333.31万股,弃购金额为4590万元,这一金额也创下A股IPO史上第一高。这对工业富联的上市表现来说是个不好的信号。

  众所周知,有着新经济发展方向的“独角兽”通过各种方式进入A股市场,毫无疑问会让A股引入新的上市公司资源,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做大。

  “从目前已经上市的独角兽公司来看,确实表现不俗。药明康德上市之后连续16个涨停板,最高价138.87元,比发行价21.60元大涨5.43倍;工业富联自6月8日上市首日便以3905.58亿的总市值,排名沪深两市第11名。之前,我们一直预期工业富联能像药明康德一样走出十几个涨停板。”上海某私募基金杨经理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杨经理表示,在关注工业富联前,甚至有分析机构预期,如果工业富联能走出类似药明康德的16个涨停板,并且目前A股总市值第一的工商银行股价不变,工业富联将有望超过工商银行成为A股总市值第一的公司。不过,工业富联6月13日就已经开板,这显然低于市场普遍预期。

  此外,券商内部人士李先生表示,如果没有CDR的话,工业富联可能是比较稀缺的股票,但是接下来又有比它更像独角兽的企业。如果把工业富联归入制造型企业,那现在约30倍的市盈率就不算低。

  据记者了解,在工业富联上市交易前,多家机构在测算工业富联估值时,认为工业富联上市后总市值有望达到6000多亿。工业富联2017年营业收入3545.43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58.67亿元,每股收益约0.90元,发行新股摊薄后约0.81元。目前A股市场电子设备及服务行业加权平均市盈率约40倍,如果按此估值,工业富联总市值将达6000多亿。

  与此同时,根据IDC数据库统计,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2015年的市场规模为641亿美元,2017年的市场规模增长至919亿美元,预计2020年的市场规模可实现1275亿美元,2015-2020年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4.7%。对此,平安证券在此前的研报中表示,作为电子制造服务业体量最大的企业,公司无论在营收增速和利润增速上均保持领先。

  在工业互联网背景下,电子设备制造行业将向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的方向发展,逐渐成为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基础性环节。依托在制造服务业的强大经验积累,工业富联有望成为“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新生态的典范企业。预计公司2018-2020年的归母净利分别是178.73/201.72/227.36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91/1.02/1.15元,对应的PE分别为22/19/17倍。

  与此同时,爱股轩副总裁林昌兴表示,工业富联的估值,就是在代工厂与工业互联网转型之间寻找平衡。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出发,工业富联的发行市盈率已经略显偏高,经过二级市场的炒作之后,其估值优势并不明显。当然,这是从代工厂的估值定位进行分析。不过,对于工业富联而言,在其上市之际,就不断强调自身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的定位,并通过更改上市公司名称来强化这一种市场意识。

  流通股解禁成隐忧

  近期,独角兽企业的上市速度明显加快。一券商业内人士表示,对于A股独角兽企业而言,一方面在于其自身估值溢价较高,中长期价值投资的吸引力不高;另一方面,则在于独角兽发行上市的频率太快,增加了市场的压力。在新股不败神话持续演绎的背景下,独角兽发行的步伐加快。在IPO高速发行的状态下,会加快独角兽估值与市值泡沫的挤压。

  不过,上海某私募基金杨经理表示,工业富联的提前开板,并非是件坏事。目前独角兽吸金效应明显,随着独角兽IPO的加快发行,多数上市公司股票存量流动性的分流压力。

  杨经理表示,一旦独角兽的炒新力度以及市场关注度骤减,那么将会影响到独角兽的发行上市热情,若独角兽企业开板速度加快,反而降低独角兽对市场的吸金效应,这对于A股市场而言,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随着工业富联打开涨停板,不少中签股民,对工业富联的市场表现也保持谨慎态度。“开板就抛”是很多股民对工业富联的策略。股民王先生表示,由于近期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太高,工业富联已经连续三个涨停,每签盈利1.26万元,我已经很满足了。

  另外,也有市场人士担忧,由于“独角兽”的回归,市场资金面会变的更加紧张,导致资金更加偏好白马龙头股,而龙头股会享受更高的估值溢价。未来的牛市也会是结构性的牛市,白马股持续走牛,绩差股持续创新低,被边缘化。

  据记者了解,在A股炽热的炒新氛围下,药明康德、工业富联两只“独角兽”在上市之初取得如此惊艳的表现,也在市场的普遍预期之中。但不可忽视的是,它们的总市值中含有较大的“杠杆”成分,也就是首次上市流通股的比例极低。

  以药明康德为例,目前的流通A股仅为1.04亿股,仅占总股本的10%;而工业富联的比例更低,11.2亿的流通股占总股本的5.69%。换言之,这两家“独角兽”目前虽然上市了,但未进入流通的股份却占比超过九成。相比之下,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的流通股比例达到了96%和99%以上,毫无疑问其流通股对总股本的代表性更强。

  林昌兴表示,虽然新股目前普遍存在较大比例的限售股,但流通股份只有10%甚至更低,显然“杠杆”成分更高。因此,短期来看,较低的流通股比例虽然有利于股价表现,但从更长的时间来看却孕育着价值回归的风险。毕竟,这些目前不流通的股份并不是永远不流通,而是在一年之后分批上市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