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古镇尚未被开发,却有人专程赶来买青团、吃馄饨!

不少青团摊位的包装上,

都会看到大写的“正仪青团”。

正仪,

这个有些熟悉又陌生的地名,

她到底在哪里,

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

苏小游这就带你去看看!

 图/@撑撑

 图/@撑撑

  初识正仪

  正仪古镇,位于苏州昆山玉山镇的西侧,阳澄湖东南岸。然而在昆山,当你向路人打听正仪这个名字的时,似乎很少有人知道。

这座古镇尚未被开发,却有人专程赶来买青团、吃馄饨!

  的确,和周庄、同里、锦溪等赫赫有名古镇比起来,正仪古镇,似乎略显单调、落寞的。老宅,够老、够陈旧;石桥,够古,够有年头。

这座古镇尚未被开发,却有人专程赶来买青团、吃馄饨!

  而她的美,在于那回归童年的老宅中,明亮的、沐浴阳光的天井;在于那湿哒哒的石台阶上,点点青苔正在蔓延、生长……

这座古镇尚未被开发,却有人专程赶来买青团、吃馄饨!

  自行车走过,石板路震得车铃叮当响,在河畔洗菜的阿婆,笑起来时皱纹布满了额头。时光荏苒,那些似曾相识的画面,不曾改变。

这座古镇尚未被开发,却有人专程赶来买青团、吃馄饨!

  正仪古镇沿袭了江南古镇的基本格局,一河两街,分上塘街和下塘街,长约各1.3公里。推门见河,枕河而居,江南水乡的味道,就该是这样的。

这座古镇尚未被开发,却有人专程赶来买青团、吃馄饨!

  河道两边建筑粉墙黛瓦,皆为江南民居,年份早的可到晚清,年份近的,则为上世纪70年代建造。老街的深宅大院隐藏在东边,大门朝西。

这座古镇尚未被开发,却有人专程赶来买青团、吃馄饨!

  老街东面有一条南北向的河道,宽约十余米,在以船运为主要物流交通的年代,它承载着正仪的繁华与希翼。

这座古镇尚未被开发,却有人专程赶来买青团、吃馄饨!

  寻找青团子

走过门头写着“正仪粮管所”的建筑,写着“小香港”字样的老式剃头店,来到上塘街148号,你会看到一幢翻修过的老建筑,门额上挂着一块匾——文魁斋。它,就是我们要寻找的百年老店。

这座古镇尚未被开发,却有人专程赶来买青团、吃馄饨!

  青团子,曾是江南地区清明节扫墓用的祭物,皮子粳糯混杂,馅心酿制粗糙,只能作为农家自食的干粮。传说在清朝末年,正仪镇有个叫赵慧的女子,她发现当地的酱麦草,是做青团子青汁的好原料。

这座古镇尚未被开发,却有人专程赶来买青团、吃馄饨!

于是,她对传统的青团加以改良,酱麦草手工磨的粉,由此制成的青团子,吃起来柔软细腻、又不粘牙,存放数天不破裂、不发硬、不变色。正仪青团,也自此闻名遐迩、饶有乡土特色的点心。

  图/@陶老师Mr-T

图/@陶老师Mr-T

  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品尝到苏州最好吃的青团,更能一睹制作青团的过程。

图/@陶老师Mr-T

图/@陶老师Mr-T

  “文魁斋青团子”被认定为江苏名点,后来又入选昆山和苏州市级的“非遗”项目。据说这间店的青团,每年只做一个季节,但光凭这团子的卖相、口感,就可以赚足开销一年。

图/@陶老师Mr-T

图/@陶老师Mr-T

  青团子的品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有的浆麦草汁。文魁斋青团的选材,甄选上好的浆麦草,捣烂榨取青汁,再用石灰水点浆。将青汁与糯米混合,搓揉到不粘手后,再捏成小团子,放入馅料。

图/@陶老师Mr-T

图/@陶老师Mr-T

  正仪青团子在馅心上下足了功夫,一种用百果心,采用枣子去核切成细粒,加白糖、玫瑰花、松仁配合;另一种是豆沙心。

图/@陶老师Mr-T

图/@陶老师Mr-T

  在这两种馅心做成的团子中,需要嵌一小块水晶般的猪油,吃起来清香软糯,压舌生香,其味醇美。

这座古镇尚未被开发,却有人专程赶来买青团、吃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