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赴一场古今之约

春节:赴一场古今之约

张德萍/文

春节是每个华人魂牵梦绕的日子,是普天之下炎黄子孙最隆重、最热烈的盛大节日。每逢此时,华夏子孙都身不由己地被一个声音呼唤着——回家!回家!回家!路再长,家再远,纵使跨越万水千山,只为赴一场春节之约!

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记忆,集中展示与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

春节,是中国人理想生活的一个缩影。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春节节物的需求都是极其旺盛的。平时尽力节俭,此时竭尽所能,应买尽买,既丰富了生活,也升腾了希望。春节的用品随时代变迁而具有不同的特征,人们也在消费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享受节日的快乐。

春节的起源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在古代被称为“新正”、“元旦”、“正旦”、“元日”、“上日”、“岁首”、“新年”等,都是指一年的开端。

由于远古时代文献缺乏,春节的具体起源时间已无从查考,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腊祭。《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关于春节的由来,或说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腊祭岁终祭众神,因而春节乃是由一年农事结束后为报答神的恩赐而来。”这表明腊祭就是在年终腊月进行的祭祀,其目的是为了对一年中保佑人们取得丰收的各种神灵进行综合性的、盛大的感恩祭祀。

远古的蒙昧时期,人们过着“山中无日历,寒暑不知年”的生活。随着生产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从实践中总结出测定时间的方法。《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有人考证“岁”字原本是一种收割工具。当时的农业是一年一熟,每年收获一次。收获之后,人们用“岁”杀牲祭祀,“岁”又成为该祭祀的名称。“年”在甲骨文中的字,像人背禾稼之形,不难理解“年”与农作物之间的密切关系。许慎《说文解字》:“年,谷熟也。”《谷梁传》记载:“五谷皆熟为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谷物一年一熟,当农作物收获之后,田间农活暂告结束,人们用新米做饭、酿酒以酬谢祖先、神灵,久而久之形成规律,这就是一年一度的“腊祭”。在具有原始信仰的先民心中,农业丰收均是天神地祇、祖宗神灵保佑的结果,所以在一年的岁尾,进行腊祭,对这些神灵祈祷、祭祀,报答他们的恩惠,祈求来年更大的丰收。“合聚万物而索飨之”,包括天神、土地神、农神、祖先,此外还包括猫神、虎神等等。

当然,这种欢庆丰收、感神谢祖的祭祀活动,并没有固定之期,因此还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节日。它给后代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是,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祭祀成为传统春节的重要主题。“时至今日,春节祭祀依然是春节的主要内容之一,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乡,不仅是为了家人团聚,同时也是为了回到桑梓之邦,叩拜、祭祀祖先。祖先祭祀与家族伦理是春节历久弥新的精神核心。”(民俗学专家萧放语)从这一点上说,把腊祭作为春节的源头一点都不为过。

我国各种传统历法(夏历、殷历、周历)的正月初一就是新年,即一年的开端。夏代历法建寅——以寅月作为正月,“寅月”相当于现在农历正月;而商代历法建丑——以丑月作为正月,“丑月”相当于现在农历十二月;周代建子——以子月作为正月,“子月”相当于现在农历十一月;秦朝建亥——以亥月作为正月,“亥月”相当于现在农历十月。汉代初年沿袭秦制,直到汉武帝时期司马迁等奉命编订《太初历》,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正式颁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夏历把正月设置在早春时节,是大地上万物复苏的季节,所以最能体现出正月作为第一个月的意义。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但正月岁首时间没有改变,年节也就固定了下来。

春节名称的由来

中国古代,“春节”一词是指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春节”用来指岁首新年始自民国。

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从上海到南京就职前一天,南京参议院决定改用阳历,并以中华民国纪年。1911年12月31日,沪军都督陈其美按照孙中山的指示,率先在上海宣布1912年1月1日开始改用公历纪元。自此之后,以公历为标准纪年。这时官方节日与民间传统节日分离,中国就出现了两种历法体系,一种是官方推行的西方阳历历法体系,作为公共行政、国际交往的时间标准;一种是传统社会的阴阳合历体系,普通民众习惯沿用,以服务于农时与日常社会生活。

1914年1月,北京政府内务部在呈文中提出“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并被批准。由此,传统农历新年岁首在官方意义上正式被易名为“春节”,而传统的元旦、新年名称则被定在公历的1月1日。

民国政府曾一度不满于二元历法结构的存在,1928年5月7日,南京政府内政部重申“实行废除旧历,普用国历”,试图全部统一使用公历,并将传统节日习俗全部搬到新的历法系统中。以春节不准放假的强制措施敦促国民过公历元旦,摒弃农历新年,但这种脱离实际的变革没有得到国民的响应。鲁迅先生的《过年》中曾有这样的感慨:“几经防遏,几经淘汰,什么佳节都被绞死,于是就觉得只有这仅存残喘的‘废历’或‘古历’还是自家的东西,更加可爱了。那就格外的庆贺——这是不能以‘封建的余意’一句话,轻轻了事的。”

迫于种种尴尬,1934年初民国政府不得不停止了强制废除阴历的政令:“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自此民间才又可以名正言顺地过农历春节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继承辛亥传统,在历法上采用公元纪年法,但对传统年节给予特别关注,规定了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假日及其放假日期。从此“春节”成为社会上下对旧历大年的称呼。

可以说,正是由于“顽固”的坚持,抵制住了来自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保住了原始意义的新年。从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传统的岁首新年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以及流传千年的春节民俗在国人心中不可替代的位置。

春节民俗与节物

春节(即古之“元旦”)在民间又称为过年、过大年。广义的“春节”概念可以包括从腊八直到元宵节,它是由除夕与正月初一为核心节点凝聚而成的一整套的节日系统,有起始仪式、净化仪式、祭祀仪式、馈赠仪式、娱乐仪式、结束仪式等。经由历代传承并加以创新而形成的节俗,丰富、生动,充满了人间伦理之美、情感之美、艺术之美与智慧之美。

春节的隆重感、仪式感以及许多印刻在历代人民深层记忆里的美好,不只是精神的感受与玄妙神秘的传说,更是由具体的节物来体现的。在带有春节色彩的节物上,寄托了人们最浓重的情感。“完备的传统节日物品是节日气氛的重要烘托与象征,也是节日习俗的附着物与节日到来的重要提示,这是传统节日不可或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