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姊”张充和女士在慕尼黑及其他

西雅图亚洲艺术博物馆2006年1月14日—4月2日举办的“古色今香——傅张充和女士与其师友之中国书画展”(原名:Fragranceof?thePast– ChineseCalligraphyand?PaintingbyCh’ung-HoChangFran?kelandFriends.)是美国艺展中罕见的盛事,意义非凡:一位非主流的华裔女性艺术家以及她非主流的艺术作品,在一个主流的博物馆展览;这与在专注学术研究的场所展出,其意义和走向非常不同。

特别是展品中大量的书法。一般西方观众,“书法”常是他们难以勘破的障碍。

但是这次展览不仅轰动而且成功。

馆长MimiGardnerGates(她有一个不俗的中国名字:倪宓)以毕业于耶鲁大学中国艺术史博士的学历,耶鲁大学美术馆馆长的资历,从1994年开始,担任西雅图艺术博物馆(SeattleArtMuseum)、亚洲艺术博物馆(AsianArtMuseum),以及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OlympicS?culpturePark)三馆的馆长。她在耶鲁随充和学书法,听汉思讲中国古典诗词。以后她任职美术馆,因鉴定或展览馆藏的中国书画古物,时常向充和请教。四姊对我屡次提及:Mimi好学、聪敏!她和汉思都喜欢她。

而Mimi对老师更是敬爱推崇出之至诚。她清楚知道:如此品格,如此不凡的书法造诣与画风,深厚的诗词戏曲文学修养,都源自古老中国精粹博大的文化——古老而弥新。老师是不世出的幽兰。她要让更多人来欣赏这种以后再也难见的亘古典范。

跟Mimi成为至交,与彼此对四姊之羡敬爱慕,自然切切相关。

四姊会亲自来参加开展仪式,而且还会在西雅图小住两星期。大家都很兴奋。

当然我跟立凌特别兴奋,因为四姊要下榻寒舍。

Mimi十几年前就告诉过我:那时候她决定来西雅图任新职,立刻告诉四姊和健在的汉思,并邀请他们以后到西雅图来玩,住在她家。四姊很为她高兴,却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不会住你家,去西雅图就住汪珏家!

所以,Mimi笑说:“这次又碰了钉子,倒也在意料之中。”

此后这十几天与四姊朝夕相共,是最难忘又难得的记忆。

以后近十年的岁月,我只去拜望过四姊三次。

平时就是过一阵打个电话问候她,跟她话家常。

2009年的秋天,忽听照顾四姊的小吴先生电话里告诉我,近来四姊有点郁郁寡欢,胃口也不好。我跟Mimi商量,两人放心不下就捉空飞纽约,开车到北海文镇,一探究竟。Mimi开车,这段路她很熟。不久前她被耶鲁聘为大学董事会的理事之一。时常要开会,每次尽量弯去看充和,有时间还住一夜。

这次我们两人,怕麻烦小吴,就住在镇上的旅馆。

四姊是瘦了,看见我们站在门口,很意外,随即挂上笑容。Mimi和我不会唱曲,就看她园子的收成,看她的书法。晚上乘Mimi陪她聊天,我去厨下帮小吴的忙,炒了两个菜。吃饭时,逼着,也吃得还好。约了她第二天游车河,她立刻应了。

Mimi对这里极熟,原来她以前就住在这附近。带着我们一路看她的旧居,看新英格兰区美好的秋天,在路边市场买水果,到小镇吃标准的美国午饭:三明治、色拉和汤。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劝着哄着四姊多吃些。四姊本来不是多话的人,喝着汤,神色怡然。我们知道,这一阵老太太一定寂寞了。

回到西雅图家里,赶紧请东岸彼此的朋友多多去拜访。以后,小吴的报告逐渐正面。每天写字也恢复了。

2011年,2013年都是跟立凌一起经纽约飞欧洲的途中,特意小留,去探望四姊。2013年那次是早春。我知道,五月间昆曲社的朋友要替四姊过百龄大寿。我们提前去贺。四姊要小吴开车带着我们到那家饭馆吃饭,就是以后寿庆设宴唱曲的地方。是在饭馆后面另辟的一间,很宽敞、面向草坪小树林。我们都说好,四姊却道:这些玻璃门太大了吧,人来人往,看着多窘啊!四姊大气大方,但并不喜欢争强好胜、出风头。我们告诉她,不会的,这里不靠大马路,不会有闲杂人等随便来看热闹。她才放心。

以后我听说,寿庆热闹得很,寿星也唱得尽兴。

去年去湾区之前,我接连打过几次电话。因为有些时候了,我发现,四姊跟我说话,其实并不知道我是谁。我的名字她已经不记得了。当然,这么久没有去看她,怎能记得呢?这一阵小吴之外有位女士住在那里照料她,大概方便些吧。没有去看她,心里难过。远地家人接二连三,噩讯不断,疲于奔命。

电话里,那位女士告诉我,老太太不爱起床,不爱吃东西。我问Mimi近来去耶鲁没有,看到四姊没有。她忙着敦煌莫高窟佛教艺术在洛杉矶盖蒂博物馆展览的事,来回中国,美国,洛杉矶、西雅图、纽约……之间,也是疲于奔命。去耶鲁开会只得减少。她说,几次去,充和时常不记得她了。

安娜以后告诉我:

……五月六日,昆曲社的几位好友去探望她、跟她祝寿。她躺在床上,安娜扶她坐起,穿好衣服,梳好头发,挽着她出来看花。朋友们带去的鲜丽的兰花。她轻声跟安娜说:“如果我想的人,我都能看见,那样多好啊!”

是的,她去找她所想所爱的人了。

【1】【2】

“四姊”张充和女士在慕尼黑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