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时节,读余秋雨,访天一阁

过绍兴,到宁波。宁波景点颇多,溪口、雪窦山、三江口等等,但我选择了天一阁。知道天一阁,是因为读过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余文悲情,天一阁在其笔下成了一种文化精神。我已很多年不读余秋雨了,但是“天一阁”却留在了心底,到了宁波,心底便有一种冲动,想看一看在风雨中飘摇数百年的天一阁。

梅雨时节,读余秋雨,访天一阁

梅雨时节,读余秋雨,访天一阁

六月下旬,宁波已经入梅,淫雨霏霏,时停时骤,院内古木苍天,青砖黛瓦,灰檐红柱,假山爬满藤萝,台阶生着绿苔,池沼飘着碧萍。雨,让一切深了,重了,沧桑了。游人不多,宁静的很,有时独自置身于古物之中,如已穿越时空,来到明清之时,只是楼台兀立,花格窗黯然,青石无语。

范钦的书房,还亮着灯,和旧时一样的昏黄。空的椅子、空的古琴、空的长榻寂然,两架旧书,何时有人翻过?东明草堂,气氛肃穆着,像是一次庄严的、有关天一阁的命运的议事,刚刚结束,只有两杯兰花,独自幽香。大雨瓢泼里的天一阁藏书楼,书已去,楼已空,立在楼前,心情忽然地便有了几分伤感。几百年里的相存相伴,风雨与共,如今生死隔绝,没有了那七万册的藏书,天一阁是如释重负,还是悲怆神伤?尊经阁,巍峨在假山之上,古朴雄浑,与千年古樟,相得益彰。

梅雨时节,读余秋雨,访天一阁

梅雨时节,读余秋雨,访天一阁

梅雨时节,读余秋雨,访天一阁

梅雨时节,读余秋雨,访天一阁

从范宅入东园,豁然开朗,明湖清澈阔大,水中游鲤悠然,岸边草木葱茏。石构建筑的百鹅亭,精巧绝伦,榫卯结构,雕刻“鱼跃龙门”“双狮戏球”。凝晖堂内,兰亭序石刻,王羲之真迹拓本,乃镇馆之宝。明湖书生徐时栋,亦是著名藏书家,只是命运多舛,令人叹息。

梅雨时节,读余秋雨,访天一阁

梅雨时节,读余秋雨,访天一阁

过东园可入秦祠,墙高院深,雕梁画栋,木雕、石雕、砖雕精彩纷呈,细微生动。嵌在墙体上的砖雕人物故事,造像逼真,工艺精湛。屋顶的人物、仙禽、神兽皆栩栩如生。秦祠的核心是戏台,大量的鎏金,使得整个戏台烨烨生辉,富丽堂皇。戏台上之顶,有16个斗拱承托,为单檐歇山顶。穹形藻井,由成百上千块经过雕刻的板榫搭接构成,盘旋而上,牢固巧妙,中间覆以明镜,真是巧夺天工,华美至极。可是,最美的戏总有散场的时候,面对我们的啧啧赞叹,戏台静默着,仿佛那一场场的惊心动魄,那一场场的悲欢离合,根本就不曾有过?

梅雨时节,读余秋雨,访天一阁

梅雨时节,读余秋雨,访天一阁

梅雨时节,读余秋雨,访天一阁

梅雨时节,读余秋雨,访天一阁

梅雨时节,读余秋雨,访天一阁

秦祠西厢房中,“天下第一轿”,格外引人注目,清末民初的老物件,典型的宁波花轿,长150厘米,宽90厘米,高275厘米,为“八抬大轿”,制作该花轿用了一万个日工,故又称“万工轿”,此轿华丽富贵,极为喜庆,据说租用一次须一石米!绝非普通人家,所能承受。妻子见此轿,满眼羡慕,说“你怎不用这样的轿子娶我?”

梅雨时节,读余秋雨,访天一阁

秦祠向外走,便是“天一阁”书画院,陈列是清朝皇帝赐予范家的三件宝物,皇家御赐,曾让天一阁名震天下,成为各地藏书楼争相模仿的典范。可是盛名在外,也给天一阁带来的困惑,求阅者络绎不绝,“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祖训还要不要沿袭?可是藏书不借,藏书不阅,藏书的意义何在?

梅雨时节,读余秋雨,访天一阁

1673年,天一阁迎来了黄宗羲,此后又陆续有万斯同、全祖望、袁枚等文化名人登阁,为其作文吟诗,倾诉仰慕之情。
到了近现代,鸦片战争、天平军运动、民国战乱、抗日战争,风起云涌,乱世之中,生灵涂炭,天一阁又如何能保全于世?藏书遭偷盗抢掠,几乎丧失殆尽。解放后,天一阁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如今藏书已达30万卷。
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号称“南国书城”。可是,谁又知道在这漫长的400多年间,一代代范氏后人以怎样的艰辛和隐忍,如履薄冰的守护着这座文化和精神的高地?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天一阁博物馆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除此之外,我还提到了...

美食佳酿:

南塘老街的上海外婆家、宁波小吃极好

特色购物:

宁波小吃

特色住宿:

丽枫酒店南塘老街一街之隔,干净,便利。去天一阁可打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