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解读2018十大关键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邝新华、谭山山、卢楠、詹腾宇、罗屿,插画:翟砚军,原文标题:《2018十大关键词》。
一、改革开放40年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首《春天的故事》传唱神州大地。1978年年底,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此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成为中国最响亮的口号。
“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撸起袖子加油干”,40年来,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着一个个中国奇迹。
40年,我国GDP从1978年的0.3679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
40年,我国人均GDP从1978年的385元增长到2017年的59660元,年均增长约9.5%,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
4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1978年的 343.4 元、133.6元提高到2017年的36396元、13432元。
40年,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大幅下降到2017年的3.1%。
40年,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铁运营网和移动宽带网络,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比重15%左右。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说道:“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二、中美经贸摩擦
当地时间4月3日,美国依据“301调查”结果,公布拟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清单,涉及每年从中国进口的价值约500亿美元商品。美国举起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大旗,主动挑起中美贸易摩擦。
中国不惹事,但绝不怕事。4月4日,商务部发布2018年第34号公告,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汽车、化工品、飞机等进口商品对等采取加征关税措施,税率为25%,涉及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500亿美元。
1979年中美建交,到今天美国和中国成为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两国已经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2017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达到5837亿美元,是1979年的233倍。美国是中国最大货物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国,对美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19%。中国是美国第二大服务出口市场。据联合国统计,2017年美国出口的62%的大豆、25%的飞机、17%的汽车、15%的集成电路和14%的棉花,都卖到了中国市场。
贸易摩擦,提高关税,最终受伤的是企业和消费者。苹果公司深受其害,苹果CEO蒂姆·库克站出来批评特朗普政府:“对于美国和中国来说,大家都从贸易中受益……我的经历告诉我,拥抱开放、拥抱贸易、拥抱多样性的这些国家,它就能获得成功。”
经过不断加码的关税摩擦,以及中国与美国反复磋商,直到12月1日阿根廷G20峰会,“习特会过后,中美同意关税战休兵”。外交部部长王毅在记者会上说,中美两国元首达成共识,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未来中美将朝着取消所有加征关税的方向加紧磋商。
激烈的中美贸易摩擦,至此宣告摁下暂停键。
三、消费分级
消费降级还是消费升级,是今年全国经济生活中最大的一次争论。
一口榨菜一口二锅头,网购要找微信群里的“9块9包邮”……持消费降级论者,举出方便面和榨菜巨头的业绩为证。康师傅上半年方便面收入同比增长8.4%,统一上半年方便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0%;涪陵榨菜上半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4.11%。最后,为3.4亿“五环外人群”提供9.9元包邮购物的拼多多在年销售额超2000亿元的加持下上市了。“消费降级”在今年夏天成为热词。
针对“消费降级”一说,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9月6日表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当前市场出现部分大众化商品销售较好的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消费升级的新趋势。
廉价产品热销就是消费降级了吗?看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9.4%。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张昊和依绍华在10月29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体育健身活动、旅馆住宿支出分别增长了39.3%和37.8%。……2018年前三季度的实际增速达到6.3%,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综合各项指标可以发现,我国不仅消费总量不断扩大,而且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2018年的“双十一”,天猫成交额达到21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事实上消费一直在升级与分级,未曾降级。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说:“农村人说,我们刚学会吃肉,你们城里人就吃菜了,是不是说城里人消费就降级了呢?”
四、粤港澳大湾区
2018年,两大基建工程奠定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基础:一是广深港高铁,一是港珠澳大桥。
4月1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始试运行;6月14日,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通过《广深港高铁(一地两检)条例草案》,香港段西九龙站实施“一地两检”通关程序。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主席马时亨表示,香港段的26公里将连接总长超过2.5万公里的国家高铁铁路网。
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伶仃洋海域后连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桥隧全长55千米,其中主桥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269亿元。港珠澳大桥被称为世纪工程,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45分钟。
两项工程连接起5.6万平方公里的粤港澳大湾区,这里有香港、澳门两大特别行政区,有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惠州、东莞、肇庆、江门九个地级市,总人口约7000万,经济总量达10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2.17%,GDP总量规模在世界国家排行中名列11位,与韩国持平,是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也是继美国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