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7月23日讯(见习记者 宫钰) 7月20日,由中国经营报社及格莱珉(中国)有限公司主办、郑州大学商学院协办的“改变世界的金融力量——2018中经普惠金融暨精准扶贫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上,来自中外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及业内专家,对普惠金融的实践与发展、金融科技的演变与创新等话题展开对话与讨论。
根据“十三五”规划,从现在到2020年,还需要实现5630万人的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个脱贫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普惠金融的供给侧改革。
谈及普惠金融,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郑州大学商学院院长金碚表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创造更多财富,而且要实现社会各方面的进步,特别是要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无法以传统的经济机制和企业制度来解决的诸多难题,例如贫富分化、环境破坏、气候变异、人口老龄化等。我们必须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式、创新的机制来应对这些挑战。”
论坛更有幸邀请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孟加拉国经济学家、格莱珉银行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讲述他的扶贫经历及格莱珉模式。
尤努斯以解决世界性贫困问题为己任,努力致力于用新的银行商业模式改变千万贫困人群的命运。作为普惠金融的创始人,尤努斯认为,贫困群体难以获得公平的经济机会,而金融可以改变这种状态。
尤努斯表示,传统上,金融是为富人提供服务的,而弱势群体难以得到金融服务,因为金融机构和系统并不是针对弱势群体而建立和制定的,贫困人口需要量身定制的金融框架。
格莱珉中国总裁、联合创始人高战介绍道,格莱珉银行授信后需要组成“五人社群”,许多中国机构将格莱珉银行模式理解为“五人联保”,即一个穷人无法还款,另一个穷人会帮他还款,其实不然。联保会成为穷人贷款的无形门槛,削减穷人的信心,这并不是格莱珉模式。
在“尤努斯对话中国朋友——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圆桌对话环节中,格莱珉银行的创立者之一、格莱珉信托总裁海康表示,格莱珉银行把金融作为一种改变世界的力量,不只提供金融服务,同时也提供一些社会的服务。海康介绍,穷人和小微企业都需要金融支持,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在当地为这些有需求的人最初提供10美元的贷款,他们开展一些小的商业,并逐渐发展自己的事业,现在这些人获得的贷款额度从10美元增长到了1000美元,说明他们的能力在不断增长,金融发挥了力量。
格莱珉模式的思想可以概括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中国,也在践行着“造血式”扶贫。
方正证券扶贫工作部董事总经理阿孜古丽表示:“深入全国调研后,我们发现,贫困县有很多很好的资源,我们要将这些资源变成资产,我们要让贫困县有自我造血功能。”阿孜古丽介绍道,在实操中,一年来方正证券先后派出以投资银行、研究所、产业投资基金、资产管理等业务骨干为主的专家调研组,对各帮扶县规模以上企业进行现场调研,摸清家底,为县域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画出清晰的路线图。
浙商银行总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助理王玲提到:“实现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是找准客户定位,控制好风险和成本,通过精细化的管理、专业化的营运、标准化的操作,让它具有可复制性,一个个复制起来,类似于尤努斯教授所说的‘五人小组模式’能够不停地复制,形成规模效应,实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网信集团战略发展总监陈文在论坛圆桌讨论时亦表示,金融机构实践普惠金融存在难点,即风险收益无法平衡。陈文认为,现在的关键是缺乏技术上的手段,有效降低开发小微项目的成本,同时能够合理地对于小微贷款做一个市场化的风险定价,这制约了大家投入大精力开展这类业务。
论坛上,复星公益基金会向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捐赠了给村医的意外险与健康险。复星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张翼飞表示,复星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创建一个健康扶贫公益平台,以尽最大可能动员社会资源,推动更多机构、企业和个人关注乡村医生群体,加入乡村医疗扶贫,从而扎实推动健康扶贫工作,助力2020国家脱贫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