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一场戏:鉴证《印象刘三姐》的长盛不衰

  斜风细雨伴随着阳朔的整个六月,日间气温湿热,入夜气温骤降,物候并不宜人。即便这样,“漓江山水剧场”(原‘刘三姐歌圩’)门前,仍不断有一辆又一辆的大巴载来从五湖四海的游客——他们都是慕名来观看今晚的《印象刘三姐》演出的。

  亢奋的情绪,让游客们变得喋喋不休。忽然,类似吵架的响动传来,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让人群稍微安静下来。原来,那是几位来得稍晚的希腊游客,被告知19:00那场演出座位已经不够。这意味着他们可能要等待两小时看下一场。为此,他们不安地向工作人员大声询问。

  但是相对于辩论,总是有人更善于行动。这些来自大洋彼岸的游客中,有一个娇小的身影穿过拥挤的剧院门口,希腊女孩Κοσμ来到售票窗口。十几分钟后,她如愿以偿地拿到当晚21点场的门票。“Ευτυχς(真幸运)!”她舒了一口气。

  演出开始前,零星的小雨始终没有停止的意思,只管依自己的节奏,窸窸窣窣下着。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游客们的观演热情,俯瞰去,这座可容纳3700人的漓江山水剧场早已座无虚席,“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悠扬的歌声从漓江江面传来,光影划过夜的帷幕,一个关于流落人间仙子的美丽传说就此展开,全场数千位观众沸腾了,阳朔的夜沸腾了!

  “现在这样的日子,只能说不淡不旺。”《印象刘三姐》运营方的一位管理人员文先生向记者透露,“旺季的时候每天都要加场,最多一天演出了四场,有三万多人看了演出的,搞完也到后半夜啰。”

十五年,一场戏:鉴证《印象刘三姐》的长盛不衰

  在文先生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他办公的地方参观——这是建在景区内的一栋小白楼。如今,在这里办公的有来自广维文华的员工,也有北京天创文投演艺有限公司的部分人员。无需深入办公区腹地,门口的数十块金色奖状无声地述说着这台演出的光辉历史——“首批全国文化旅游重点名录—旅游演出类”、“文化部创新奖”等金字招牌让人过目难忘。

  更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至2011年还被阳朔县人民政府连续授予“纳税大户”称号。事实上,刚刚过去的2017年,观看演出的观众也达到162万,票房总收入2.1亿元,净利润近1亿元,再破该演出历史新纪录。

十五年,一场戏:鉴证《印象刘三姐》的长盛不衰

  截止到2017年底,《印象刘三姐》的观演人数累计已达1611万,而且这些游客不仅在白天停留游览,因《印象刘三姐》也多了过夜的理由,这为阳朔酒店、餐饮、旅游业带来了强劲的经济增长,更让当地群众赚的盆满钵满。

  不长不短的十五年间,《印象刘三姐》不知不觉成为广西旅游业面向世界的的新窗口,其价值已经超越演出本身,从演出到餐饮、住宿,再到就业、交通和艺术教育,它将产、学、研结合,打造更多衍生产品,为阳朔呈现了一条完整的文旅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