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静兴高速公路工程开工建设,上千名建设者挺进吕梁大万山。这里也是太原铁建公司智能化施工管理的“培育”基地。2018年8月,公司践行“科技强企”战略,在静兴高速公路工程中抢占制高点,积极探索和应用先进科技手段,以数字化、信息化与精细化管理深度融合,筹备建设了静兴项目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构建起智慧工地管理体系,为开启行业施工新模式探出一条新路。
数据驱动下的管理“智能化”
滴滴滴滴……急促而刺耳的警报声在项目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响起,大屏幕显示:项目部施工物资储备量遇到警戒值。几乎与此同时,调度中心管理人员拨通了项目物资系统负责人的电话。“我们通过硬件接口对现场主要物资的收、发、用等数据进行了自动采集,实现了进出料信息的远程数据传输和全自动实时显示,监控物资消耗,在物资储备量遇到警戒值时,调度中心软件系统将自动提示报警信息,现场管理人员可在第一时间进行纠偏,实现对物资的“智能化”管控。”调度中心管理人员介绍,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扮演着“电子警察”的角色。
“显示屏上直接生成柱状图,清晰明了,一个人做到了以前5到6个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减少了管理环节,把人的不可控因素变得可控,有效提升了现场管理水平。”大万山隧道现场副经理韩非坦言,“由于数据是实时反映,可以减少管理过程中的时间误差,增加了管理时效性,成为了管理者决策的重要依据。”另外,在进度管理中,通过调度指挥中心加快现场调度,拌合站车载GPS实时监控,优化泵车行进路线,缩短喷浆时间,从而减少了隧道掘进循环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施工进度。
实时监控牵住安全的“牛鼻子”
“安全质量管理是施工生产的重要一环。人工现场排查耗时耗力,效率低,还容易导致发现不及时、整改周期长等问题。利用调度中心的实时监控模块,能够为提升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效率带来新的解决办法。”静兴项目部经理胡为一边演示一边介绍。
生产调度中心现场视频监控系统能将生产区、辅助生产区、重点施工现场的声音、视频、图像传递到指挥中心,实现对现场的各类安全质量隐患、施工人员、材料设备、大型机械的实时监控,让指挥中心人员能够直观查看施工情况,尤其是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一旦发生违规操作可以及时纠正整改。这项科技手段的应用,确保了现场360度全覆盖、24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控,无论相隔多远,管理人员只要动动手指就能看清现场细节。这不仅增强了施工生产的安全性,节省了劳力,提高了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还能与股份公司安全隐患质量排查系统对接,实现了对安全质量的全面管控。
同时,项目部为了提升安全教育的时效性,在指挥中心边上设立了安全体验区,工人们来到这里便可体验高空坠落、触电、火灾、安全帽撞击等10余种事故。“命悬一线”的惊恐让大家深刻感受到安全生产、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从主观上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体系建设带来管理全面升级
“未来我们要结合现场实际需求,不断改进升级系统应用,逐步完善施工人员管理、语音对讲、原材信息管理、BIM技术工程管理、环水保监测等多项扩展功能。”静兴项目部书记邓克俭告诉我们。
“在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帽里安装上电子芯片,管理人员坐在调度指挥中心,随时从显示屏上调取任意一个人的实时位置和工种、班组等个人身份信息,包括详细进出洞时间,都能通过感应器进行实时监控,仿佛是现代化工地上的‘顺风耳、千里眼’。”“语音对讲功能更是让坐在屋子里的管理者向远在百里地以外的施工现场实时喊话,制止现场各类安全隐患与违章操作。”“智能化系统大数据应用下的原材信息管理,经过调度中心终端“大脑”运算,可以实时调取某个批次的钢筋信息时,精确知道它的下料方式,由谁提供,由谁加工,在哪一天用在了哪个部位?就像古代修长城一样,每一块城砖上都留下了制作者的“印记”。这些场景都将在不远的将来逐步在静兴高速公路工程现场实现,随着调度中心各项扩展功能的研发和应用,并不断与现场紧密结合,太原铁建公司将真正做到通过科技手段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静兴高速公路项目通过生产调度平台,把施工生产活动各个要素和环节科学组织起来,实现了现场生产有序可控,高效运作,有效提高了安全质量保证能力和生产组织管理水平。把握信息化发展的机遇,静兴高速公路项目这样做并因此受益,而这仅仅是太原铁建公司隧道数字智能化施工的一个缩影。(光明融媒记者 李建斌 通讯员 李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