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府百年老校悠长记忆(图)

首府百年老校悠长记忆(图)

 
土默特学校  
文/本报记者 奥妮莎 苏日娜 金 丹 摄影/本报记者 辛永红

  100年,是一根根参天的栋梁;100年,是一方方坚实的砖瓦;100年,又像是一支如椽的巨笔和一本厚重的史书。如今,记者走访了首府几所百年老校,追寻当年学子和老师的记忆,感受百年老校的历史变迁。

  土默特学校:革命摇篮

  建校时间:1724年

  前身:土默特官学

  现在地址:玉泉区文庙街

  特点:民族学校

  “因为这是一座民族学校,所以它承担着更多的责任,既要为国家培养人才,还要培养民族人才。目前学校正在不断发展,相信它的未来一定会拥有更多的荣耀。”校长付石柱

  11月22日,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土默特学校,刚走进校园,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便在耳边响起,原来,这是该校的下课铃声。位于玉泉区文庙街的呼和浩特土默特学校始建于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初名为土默特官学,200多年间,数次更名,于1978年秋复校,复校时,校友乌兰夫同志亲笔题赠校名土萌特学校,不久更名为土默特学校。1996年,送走最后一批小学毕业生后,正式成为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重点民族中学。

  近代塞北涌现的许多仁人志士,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乌兰夫、多松年、李裕智、奎壁、吉雅泰、佛鼎、贾力更、高布泽博等都曾在该校就读,并走上革命道路。自治区三任主席乌兰夫、布赫、云布龙都曾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该校信息办的额尔登对学校的校史很是了解,他极力推荐记者首先参观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文庙。走进文庙,记者看到,四面墙上都装裱着不同年代的照片,从黑白到彩色,从模糊到清晰;革命时期的油画还是那样色彩鲜艳;只要是毕业于本校的优秀学生,文庙里都能找到关于他们的故事。

  记者在文庙的西墙上看到十几张大照片,这是1907~1950年间,该校学生的毕业照。“这是1920年二班学生的毕业照,这里有李裕智,1927年内蒙古人民革命军建立后任前敌副总指挥兼第一军司令;这张是1916年时学生的毕业照,这里有荣跃先,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这是1923年时四班的学生,这张照片里还有乌兰夫同志。”这十几张黑白毕业照的下面,都标注着这些毕业学生的毕业年份、班级和优秀学员的名字。呼和浩特土默特学校的现任校长付石柱就是本校的毕业生。1980年,付石柱入学直至1986年高中毕业,因为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被分回母校任教,一待就是26年。“因为这是一座民族学校,所以承担着更多的责任,既要为国家培养人才,还要培养民族人才。目前学校正在不断发展,相信她的未来一定拥有更多的荣耀。”付石柱说。

  职业学院:开启呼和浩特师范教育

  建校时间:1907年

  前身:归绥师范学堂

  现在地址:回民区通道北路(旧校区);高职园区(新校区)

  特点:由9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院校整合而成

  语录:“呼和浩特职业学院能有今天的规模令人不可想象,作为学校教师,我十分欣慰。”退休教师仁贵

  “这本《百年历程》记载了呼和浩特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是由9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院校整合而成。如果说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是一条长河,那么汇成这条长河的院校则是她的源……”仁贵老师拿着厚厚的《百年历程》语重心长地说。他是这本书的主编,和他一同编辑此书的李蕙芳老师既是他的妻子、又是他的同窗、同事。1965年,仁贵从内蒙古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山西任教近10年,之后在呼和浩特教师进修学院、呼和浩特教育学院从事语言文学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多年,现退休在家。

  光绪二十年(公元1903年),绥远地区的书院全部改为“学堂”,归绥道台在汉学古丰书院的原址改建归绥中学堂。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归绥中学堂增设师范简易科(又称师范学堂)。归绥师范学堂就是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的前身。之后的几十年间,学院数次更名,2003~2006年,9所院校整合完毕,成为了今天的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属普通高等院校,成立后经过全面调整,初步建立起以全日制高等师范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广播电视教育、成人教育、短期职业培训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在校生以万人计。

  说起在学院教学的日子,任贵和李蕙芳有着说不完的话。90年代后期,学院旧校区的教学大楼和理化实验楼楼体上开始裂缝,存在着安全隐患,仁贵作为民盟盟员,向民盟呼和浩特市委建议,并联合其他民主党派及工商联市级组织提出《吁请划拨经费,加固维修教育学院教学楼》的提案,提交市政协,引起了重视。经市政协和学院领导的努力,呼和浩特市政府在市长办公会议上做出决定,划拨专款,当年开工,当年竣工,解决了教育学院多年反映却悬而未决的问题。

  作为退休教师,仁贵和李蕙芳说出了自己对学院的祝愿:“希望学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教书育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中:翰墨风雅独领风骚

  建校时间:1885年

  前身:古丰书院

  现在地址:回民区旧城北门

  特点:文化积淀深厚

  语录:“当今的母校,非昨天的学堂可比,迄今为止,她已为我们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堪称扶得千秋事业,领来一代风骚。”贾勋

  呼和浩特市一中坐落于阴山脚下,三面环河。走进校园,窗明几净、地无纸屑的场景随处可见。曾经就读于该校的贾勋告诉记者:“一转眼50多年过去了,虽说中学旧梦依稀可见,却有些渺不可及了。”

  贾勋1939年出生于呼和浩特市,他的家就在呼和浩特市一中的附近。1954年初,学校办起了一份校刊,名叫《朝艺》,贾勋在这份校刊上读到了小说、诗歌、散文。贾勋说:“正是上述的文学氛围,使我的文学视野变得更加宽广,在升入高中后,我便与几名同学接任了《朝艺》的编辑工作,并组织了北国文学社。”据贾勋介绍,1872年,在绥远城(新城)建立了一所只招收满族贵族子弟入学的长白书院。到了1885年,又在归绥远城(旧城)设立了一所古丰书院,这就是一中的前身。古丰书院成立时,规模很小,人也不多。1903年,古丰书院正式改为归绥中学堂,并招生开学。1906年,学堂的学生增加了许多,先后成立了甲、乙两班,约有100余人。当时,为鼓励学生投考学堂,还实行了津贴制度。随着师生人数的增加,各种教学制度也都建立起来,各门新课程也都相继开设。1912年2月,归绥中学堂改称为归绥中学校。1954年4月,归绥市改为呼和浩特市。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命令,1954年5月20日,归绥中学改为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同时规定该校由内蒙古教育厅直接领导。近几年,学校的校容校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今年11月初,加固后的教学楼更是焕然一新,让老师、学生们有了一个更加安心、舒心的教学场所。贾勋说:“当今的母校,非昨天的学堂可比,迄今为止,她已为我们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堪称扶得千秋事业,领来一代风骚。”

  土默特中学:

  让学生感受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建校时间:1926年

  前身:土默特旗立第一中学

  现在地址:新城区海拉尔西街

  特点:自治区重点民族中学

  语录:“84年的风云,84年的风采,母校用她的淡定从容见证着一批又一批学子的成长……”校长李文阁

  所谓百年是想表达一所学校办学历史之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而非一个具体明确的数值概念。始建于1926年的土默特中学,是一所有着80多年历史的民族中学。说起这所年届近百的老校,1979年复校以来招收的第一届初中生李文阁说,1926年4月,土默特旗立高等小学扩建为土默特旗立第一中学。1929年中学班停办,1936年恢复中学班的中学部迁至东顺城街蒙古营盘旧址,与土默特小学分设为两个独立的学校。1937年,日寇侵占归绥,学校被迫解散。1949年,绥远和平解放,复课后的土中改名为绥远省立土默特中学,以招收蒙古族学生为主,兼收其他少数民族学生。为迅速发展民族教育,绥远省政府在小府村征地8.2万平方米兴建新校舍,1954年师生欢欢喜喜迁入新学校。同年秋,学校改名为归绥市第三中学,后又改名为呼和浩特市第三中学、内蒙古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学校虽然几次更名,但是民族中学的性质和招生范围却一直未变,复校以来,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牧区,90%的学生在校食宿。

  “若要问我母校当初给我最深的触动是什么时,我想那就是这所民族学校特有的民族大家庭似的温暖,感染着每一名在这里工作和学习的师生。”李文阁说。1979年学校复课,教学条件非常艰苦。老校长孟绍当初提出了宽生严教的教学理念,教师既是严师又当慈母,校长孟绍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住校,与师生同甘共苦,被传为佳话。

  由于当时土中的学制为三三制,即初中3年,高中3年。“从初中入学到高中毕业,整整6年时间都和同学及老师在一起,可以说,学校就像是我第二个家。”李文阁说。班主任亲自送考场、带学生回家吃饭、赠送励志书籍……正是这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在学生李文阁的心中埋下了亲情的种子。于是,他当时就立下誓言:一定要重回母校,用自己的所学来报答母校。1985年,李文阁从土默特中学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4年后,他满怀热情重回母校做了一名物理教师。“从一名在这里求学的学子到成为一名普通教师、班主任、团委书记、教务主任、副校长,直到目前的校长,我人生的30年都是和母校共同度过的,我感恩母校留给我巨大的精神财富,在我亲眼目睹了学校一步步发展的同时,母校也见证了我人生的成长印迹。84年的风云,84年风采,母校用她的淡定从容见证着一批又一批学子的成长……”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土默特中学取得了惊人的业绩,曾获得国家民委颁发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奖项,3次获得了由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政府颁发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的奖励和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奖励。”

  关帝庙街小学:旧庙萌发新芽

  建校时间:1911年

  前身:蒙养学堂

  现在地址:新城区关帝庙街

  特点:曾经的寺庙学校

  语录:“百年校庆这个词汇不是每个学校的词典里都能拥有的,身为关帝庙街小学的一名教师,能见证学校百岁的生日,我感到无比的幸运。”退休教师潘昌瑜

  “我们的学校百岁啦!从1911~2011年,我们骄傲,我们自豪,因为新的100年又将从这里开始。” 11月8日,在关帝庙街小学举行百年校庆启动仪式上,每位小学生都给学校送上了一张爱心卡片,同时发自内心的说出了自己对母校的祝福。

  历经百年风雨的老校关帝庙街小学,即将迎来自己的百岁生日。1911年,蒙养学堂诞生,五易其名,于1954年更名为关帝庙街小学。

  再次走入校园,已经退休十几年的潘昌瑜老师感慨颇多。1974年,潘昌瑜从五塔寺小学调入关帝庙街小学任教。当时教师们的办公场所就在关帝庙内,而且整个学校约20多名教师都聚集在此办公。起初,潘昌瑜和其他教师一样,充满了好奇。“当时,虽然大家都聚在一起办公,条件也很艰苦,但是特别融洽。”潘昌瑜说。随后,学校相继建起几排砖瓦房。

  1990年3月,对于呼和浩特市那场罕见的大雪,潘昌瑜至今记忆犹新。“就是那一场大雪让这庙宇式的教室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教室房顶的椽子都被厚厚的雪压弯了。”看着学生们在危房中上课,潘昌瑜和所有教师的心都提了起来。

  当年任校长的张力田向上级部门反映,希望新建教学楼,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读书环境。然而因为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新建教学楼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批复。后来张力田通过潘昌瑜的丈夫找到了自治区政协委员朵淑秀,经过几番实地了解后,朵淑秀将关帝庙街小学重建教学楼的提案递交到了政协会议上,经过协商,时任政协副主席的暴彦巴图十分重视,亲自派驻工作组现场办公,于是,关帝庙街小学教学楼于1991年破土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