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严查招商局,秦晓任内涉嫌数百亿国资亏损案算不算?

据公开报道,在原招商局董事长秦晓任内,招商局将市值约72亿元的平安保险股权以18.5亿元转给两个私人老板(2002年),又以193亿港元天价收购永隆银行(2008年),造成数百亿损失。中纪委称无选择性反腐,人民在看。

中纪委严查招商局,秦晓任内涉嫌数百亿国资亏损案算不算?

  中纪委严查港五大央企防贪污卖国

  由华润集团前董事长宋林涉严重违纪案引爆,中纪委针对在港内地官员、央企高层的反腐风暴进一步扩大!据悉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上月拍板通过,针对央企在港澳人员进行反腐大整顿,当中包括华润、中银、中信、光大国际及招商局这五大中资集团将进行明确审计。消息透露,包括上述五大集团,以及三十五个省、部在港澳的窗口公司,高层当中近八成都是官二代、官三代或其亲属,九成半人涉违规任职超过六年限期,另七成五人非法持有外国护照、居留权,而中央最担心的,就是这些官员贪腐堕落到最后通敌卖国。

  「绝不半途而止留尾巴」

  华润集团前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林于上月中受查,是内地近年大举反腐以来,首名被查的在港副部级官员。据消息透露,早在宋林被双规前,中纪委常委会在四月十一日,通过一项针对性反腐肃贪整顿行动,会上引用国资委最新数据,当中提及华润、中银、中信、光大国际以及招商局的集团资产。

  据悉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会议上措辞严厉地表示:「这次对五大集团展开的审计、清查、整顿与反腐肃贪工作相结合,目标、目的是清晰、明确、坚定的,是对人民、对国家、对事业的承担,是对职责、使命的负责,绝不半途而止,绝不遇难而退,绝不留尾巴。」

  高层任职超六年期限

  据消息指出,当局目前掌握的数据中,显示包括上述五大中资集团,加上三十五个省、部在香港、澳门窗口公司的高级管理层中,官二代、官三代及其亲属占七成半至八成,九成半人超过在港澳任职六年的期限。有国务院研究室资料披露,这批在港澳的高层,六成三至七成半都非法持有外国护照、居留权甚至外国国籍。

  消息称,王岐山在中纪委常委会上曾直接警告,直斥「贪敛、堕落到某一界限会利令智昏,为外国政府效劳,有意提供政治、经济金融等机密情报,不择手段窃取情报」,他更警告涉贪腐官员不要自以为聪明、好运,重申中纪委将不惜一切代价,彻查到底。

  搞独立王国帮派体系

  据了解,王岐山近日亦曾会见驻外中资集团、央企高层,特别指出境外中资集团和央企境外上市公司管理层,长期存在诸多严重问题,形成的积压十分错综复杂,又批评管理层在人事、营运及审计监察方面,搞「独立王国、帮派体系」。

  消息透露,内地对于驻外中资集团、央企曾经历二十多次整顿调查,但贪腐问题基本无改变,甚至出现违纪违法,及将敛财势力合法化、正常化,原因是受到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势力保护。另有来自中央书记处、中央巡视组和中组部等部门的调查报告指,正副省部级官员有近八成涉经济违纪,多涉及收取非正常酬金、礼物,滥权越权为亲属牟利等等。

  两岸组

就秦晓涉嫌侵吞巨额国有资产的公开信

发布时间:2011-03-03

尊敬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值此两会召开之际,基于对国家前途和公共利益的关注,我们旧事重提,就2002年招商局董事长秦晓涉嫌贱卖平安保险公司股权、2008年天价收购永隆股权,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案致此公开信。

  2002年,平安保险公司在香港上市前夕,汇丰银行收购了平安保险10%的股权,价格为6亿美元,约50亿人民币;与此同期,招商局却将自己持有的平安保险14.37%的股权(按汇丰收购价计算,该部分股权价值约72亿元人民币)悄悄转让给了北京源信行和北京宝华这两家由自然人控制的投资公司,转让价仅为18.55亿元人民币。转手之间,国有资产就损失约53亿人民币,这还没算上市后的增值收益。由于两次交易间不存在信息障碍,所以有理由认定,当时的招商局负责人是有意识地损害国家利益,中饱了某些人的私囊。《21世纪经济报道》曾经追踪这批低价平安保险股权的去向,发现这几十亿的好处居然落到了北京一位普通的出租汽车司机和他的女儿手里,真正的操纵者和受益人则躲在幕后。

  招商局贱卖平安保险的弊案,当时就遭到各界人士广泛质疑。招商局董事长秦晓解释说,之所以选择在平安业务前景大好、上市及资产增值已成定局的时候退出,仅仅是因为自己对平安的“掌控力下降”。这种说法显然无法自圆其说。即使要退出,也须卖个好价钱。怎么可能如此贱卖?即使打定主意损己利人,这样的好处为什么不给其他国企或国资委,而是给了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私人公司?

  当时,面对媒体的质疑,秦晓的理由是,“我们不是一家上市公司,我们转让一个股份不需要作那么多披露。关于价格、对象不会透露什么,没必要。就像你们家花多少钱买一个东西,你不希望别人去打听”。这个说法不是理直气壮,而是理屈词穷。诚然,招商局不是上市公司,但却是不折不扣的国有公司,不是秦晓的个人或家庭财产,它的所有者是全国人民,比上市公司具有更大的公众性。还有,即使是个人股权转让,如果因为涉及内幕信息,涉及利得税与赠与税,则许多信息仍需要披露。作为混迹资本市场多年的人物,秦晓的如此说法可谓荒谬绝伦。

  如此荒谬的说法显然难以服众。如果换成别人,比如顾雏军,早就受到有关部门的调查了。但是秦晓不同,他这样涉嫌侵吞巨额国有资产的行为,他这样侮辱公众智力、蔑视公共舆论的言论,居然一直没有被有关部门重视,更没有接受中纪委的“双规”。为什么?

  无独有偶,在秦晓担任招商银行董事长的2008年,又发生了招行天价收购永隆银行一案。2008年5月30日,招行宣布向香港伍氏家族购入永隆银行53.12%股权,总代价193.02亿港元,每股作价156.5港元,相当于永隆去年年底经审核资产净值的2.91倍。目标股份收购完成后,招商银行须就永隆银行全部已发行股份提出无条件强制性现金收购建议,招商银行获得永隆银行全部股权需要支付363亿港元的对价。此举创下了过去7年来香港银行业最昂贵的一次收购。从二级市场走势来看,永隆银行股价收购前半年的表现非常怪异,2007年一年,其股价基本都在70港元~90港元波动,而2006年的股价更在55港元~75港元波动。但2008年3月以来,其股价却从80港元下方飙升,最高突破150港元,成为表现最好的港股之一。而同期的恒生指数却呈现震荡走低,恒指围绕23500点波动,最终收于22102点,下跌1400点。永隆银行不仅没有随大盘下跌,反而上涨了近90%,这与招行的高价收购事件有很大的关系。招行156.5港元的收购价,比永隆银行的最高价还高出1.5港元。对于招商银行收购永隆银行,市场一直口诛笔伐,被广泛怀疑其中存在利益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