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尤其是要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环保、质量、安全等手段来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这些都成为参加今年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桂敏杰表示,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恶化的背景下,一步到位的去产能不现实,必然会引起阵痛。他认为,从长远看,化解产能过剩将更有利于我国经济健康运行,强调在短期阵痛中要防止引出社会不稳定因素。他建议在去产能工作上应该注意三点问题:第一,应该将去产能当做一个长远的话题来看,强调在技术发展过程中,以往不过剩的产能可能在发展中变成过剩产能,比如: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改造,传统电力可能就会过剩;第二,在当前经济仍在下行的背景下,要处理好去产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去产能可能会产生“阵痛”,比如失业减员问题,除了一次性补偿,后续还需要持续地保障;第三,分期、分步骤可能是更好的做法。桂敏杰指出,我国已经具备去产能的条件和基础,但是在方式、方法上还需要再下一番功夫。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小琳认为,从根本上讲,煤炭行业产能过剩是因为“十二五”期间缺失能源规划、电力规划造成的。李小琳建议,国家化解产能过剩需要出台相关规划。
全国政协委员、中石化集团原董事长傅成玉昨日在经济组分组讨论会上表示,目前石化炼油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远比钢铁行业要严重,之所以没有被纳入去产能行业之列,主要是因为它还能赚钱。
傅成玉透露,去年炼油生产7.5亿吨,但实际需求仅5亿吨;加上现在已经批准在建的,预计到2020年炼油能力将达到9亿吨,“之前预期柴油市场需求高峰在2018年出现,实际上在2014年就出现了”。他同时指出,市场对汽油的需求高峰预期是2025年,但他预期在2020年就会出现。鉴于此,他建议国家应提早对风能、电能等新能源行业的产能做好规划,避免出现产能过剩。傅成玉强调,在去产能工作上“困难就是机会”,目前国内工业化水平处于较低阶段,随着需求升级,制造业也要随之更新换代。去产能过后,中国的竞争力将再上一个大台阶。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建设银行监事长张福荣则建议,化解产能过剩国家层面应该有个时间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协调一致,尤其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全国人大辽宁代表、本溪市委常委、本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张晓芳在回答记者关于“钢铁行业去产能”的问题时表示,去产能不能是简单的总量压缩,应该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把无效的、低档的产能去除,把高效、中高档的产品提高起来。
周小川:做好总需求管理可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好空间
3月6日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参加政协中共界别小组讨论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做好总需求管理可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好空间。
周小川说,从功能上讲,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财政政策能发挥更好作用。从传统上来说,货币政策主要是在需求侧,是总需求的管理。总需求管理如果做得合适,会给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好的空间。
尚福林: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不能“大水漫灌”
3月6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参加贵州省代表团审议时表示,目前银行对实体经济贷款总量已不少,关键是需要进一步提高效率。
对此,尚福林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当前既要去杠杆,又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所以不能搞“大水漫灌”,而要扶优限劣,有支持有限制;大力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小微企业,支持“三农”;支持创新,对此银监会提出试点投贷联动。
(责编:杜燕飞、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