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漫画《不是握手的时候》 记者李芳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4日讯 4月4日,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举办《画为刀·抗战漫画回眸》巡展,首站选在抗战时期曾办过漫画展的中山公园,以此缅怀抗战先烈和为抗战做出贡献的人们,200多张抗战漫画吸引了数百观众,带领市民“穿越”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武汉是抗战时期的漫画之都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文艺界积极投入抗日统一战线。1937年,上海文化艺术界实行抗战大联合,在美术界,最先响应的是一群血气方刚的漫画家,他们于 8月14日组成“上海漫画界救亡协会”,誓言要进行一场“殊死的漫画战”,同时创办会刊《救亡漫画》,专事抗日救亡漫画宣传工作。8月底,为了适应战时宣传工作需求,上海漫画界救亡协会派出了以著名画家叶浅予为领队、张乐平为副领队,由胡考、特伟、廖冰兄等人组成的救亡漫画宣传队。
1937年底,上海、南京相继失守沦陷,漫宣队转战武汉。武汉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也是文艺中心,成为抗战时期的漫画之都。
1938年,漫宣队在武汉创办了《抗战漫画》半月刊。当时武汉是抗战中心,抗战气氛极其高涨。在全民抗战声势的感召下,刊物办得有声有色,洋溢着热烈的爱国情绪。创刊词说:“我们决以漫画宣传队为中心,集合留武汉同志,培养一个新的生命,来刺激全国同胞的抗战情绪,和敌人作殊死之战。”
据了解,该刊物主要是宣传全国人民抗战的功绩和揭露日寇的罪行,如叶浅予的《不是握手的时候》、特伟的《两种茁长精神及其背景》、张乐平的《幻想中的无敌空军》、胡考的《抗战歌谣》等,这些作品主题鲜明,一针见血,有良好的宣传效果。刊物同时报道了全国各地抗日救亡漫画宣传的动态,起到了很好的宣传鼓动作用。
巡展首站即成小学生的“红色课堂”
抗战漫画《他们个个想一口吞并中国》 记者李芳 摄
抗战期间,漫画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创作出成千上万的作品,留下抗战救国的珍贵历史见证。
知名小说家、漫画家胡考曾经画过一幅漫画《日本武装侵华之发展》,把日本试探、挑衅,后发起侵华战争的过程揭露得一清二楚;叶浅予画的《他们个个想一口吞并中国》,形象深刻地揭露了日寇狼子野心和内心的恐惧与虚弱;“三毛”之父张乐平创作的《三毛的爸爸》里,三毛的父亲从军杀敌,还有《从敌人的枪刺下逃出的三毛》……这种以画明志的做法,胜过数篇文字稿件。
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副主任、军旅漫画家郑化改曾在研究中提到,有150多位卓有成就的漫画家创作过抗战漫画。知名画家丰子恺在武汉期间就创作了不少作品。来武汉后,丰子恺在《抗战文艺》杂志担任编委,发表了《漫画是笔杆抗战的先锋》文章,指出用漫画宣传抗战,相对于文章的长处——一望便知,任何人都能看懂。
抗战漫画《轰炸也》 记者李芳 摄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此次展出的丰子恺的一幅名为《狂炸也》的漫画,旁有长诗题词:“娘背乳儿逃,未到防空壕畔路,玲珑脑袋向天抛,热血怒于潮”,真是令人出离愤怒。丰子恺以所见入画,画面相当震撼, 母亲背着幼儿疾跑,幼儿头悬半空,地面炮火连天,空中又有两枚炸弹飞来。另外一幅廖冰兄的《这可以压轴子嘛》的作品,画面上日本兵在断头台前,一名日本艺伎在唱戏,意思就是抗战即将胜利,这是最后的压轴戏。
万松园路小学学生正在观看漫画展 记者李芳 摄
除了知名漫画家,还有很多署名为“佚名”的作品。长江日报记者在此次展览的图片中,还发现当时一位10岁孩童画的漫画《凯旋》,足以体现当时全民抗战的热情。这些漫画作品,用幽默夸张的人物形象控诉日寇的残忍暴行,佐证了当时民众生活的艰辛,讴歌了中国军民同仇敌忾、不屈抗争、誓死捍卫祖国河山的顽强斗志和英勇壮举,还原了抗战历史的真实。
小学生观展后的留言 记者李芳 摄
据了解,此次展览分救亡图存、浴血抗战、胜利赞歌、丹青战士四个部分,以抗战历程为主线,在武汉巡回展览。展板一打开就吸引了百余名观众。万松园路小学三(4)班的学生,本来正在公园开展实践活动,老师看到展览后,临时把这当作“红色课堂”跟孩子们讲抗战故事。“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才不负先烈为我们流出的鲜血。”三(4)班的杨雅清在留言本上写下这段话。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抗日题材的历史新闻漫画基本保持了80年前的模样,希望观众在参观这些原汁原味的漫画作品时,切实感悟到历史的凝重与岁月的沧桑,深切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以及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做出贡献的人们。(记者李芳 冯蕾 吴嘉豪 通讯员傅少瑾 王莹)
【编辑:朱曦东】
(作者:李芳 冯蕾 吴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