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祭扫、节地生态安葬增多 文明祭扫渐成风尚

  清明节到来,各地逐渐迎来群众祭扫高峰。记者从民政部门了解到,目前,各地通过采用鲜花祭扫、植树纪念等低碳环保祭扫方式的群众明显增多,同时,海葬、树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文明低碳、节地生态、移风易俗新风尚渐成主流。

  4月2日9时30分,在天津市国际邮轮母港码头,随着汽笛声长鸣,海葬专用船离开码头,驶向渤海湾。来自京津冀三地的100名家属走出船舱,来到船舷,戴上白手套,将装有亲人骨灰的可降解环保袋轻轻送入大海。据介绍,京津冀三地开展骨灰海葬活动已有20多年,先后组织播撒骨灰近5万份,参与家属12万余人次。今年是京津冀三地首次联合举办海葬活动。

  作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浙江各地积极探索创新节地安葬方式,“树葬”便是其中之一。临近清明,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径山树木青翠,郁郁葱葱,一片节地生态安葬墓地隐匿其中。该葬式巧妙运用园区地形和树木资源,将墓位隐匿于山间树木中,达到“是墓不见墓”的效果。据悉,杭州市根据不同地区特点,按照“适度控制发展传统葬式公墓,有山地区发展生态墓地,平原地区发展骨灰存放设施”的原则,合理布局公墓设施,持续加大现有墓地升级改造力度,不断提升公墓建设管理水平。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各地切实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岗位职责,强化安全管理,提供优质服务,营造了平安、便利、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全国殡葬服务机构未发生因祭扫活动引发的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

  与此同时,人们的清明活动从单一的扫墓祭祖向更加丰富多元的方向发展,融入了追思先贤、孝亲感恩、生命教育等内容,将缅怀感念逝者与弘扬家训家风、传承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丰富了清明人文内涵,使清明节成为传递亲情、传承文化、促进和谐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各地积极推广鲜花祭扫、集体共祭、网络祭祀等文明祭扫方式,出台相关惠民措施,深化殡葬改革。北京、内蒙古、浙江、云南等地针对清明前后骨灰集中落葬的习俗,组织了树葬、花葬、自然葬等公益生态葬活动;河北、辽宁、山东、广东深圳等地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力量,举办集体海葬活动,并配套出台相关奖补措施,鼓励群众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大连市把“禁止冥品焚烧”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取消所有殡葬服务机构焚烧花圈,杜绝沿街祭祀烧纸行为。

  记者从民政部门了解到,为确保清明祭扫工作平稳有序,各地殡葬服务单位立足群众需求,从设施建设、服务环境、项目收费、惠民殡葬、廉洁从业等方面,努力提供群众满意的殡葬服务。湖南、陕西、甘肃等地在清明节期间增设服务网点、便民窗口、祭拜专区;黑龙江、广东等地每天逾万名工作人员放弃休息坚守一线,服务保障群众祭扫。山东、安徽、新疆等地增开免费公交专线,为群众祭扫出行提供便利;重庆市殡葬服务热线联合主城区经营性公墓,推出2500个墓穴的“免费生态安葬直通车”,提供24小时便民惠民服务。

  在规范殡葬服务行为方面,湖北专门出台加强殡葬服务机构管理工作的意见,组织开展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服务项目定价监审专项检查;广东重点整治殡葬服务收费、服务质量以及民办殡仪机构代理服务问题,切实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营造公平、规范、诚信、有序的殡葬市场环境。(记者韩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