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近日拍摄的古北社区一处垃圾分类站点。记者李茂君 摄
到2020年,上海所有区要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并且90%以上的居住区垃圾分类实际效果要达标。如今,包括《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立法等在内的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展开,力争在剩余不到3年的时间内完成上述目标。
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些人士认为,上海新一轮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只开展了7年,成效尚不明显。要短时间内走上“高速公路”,除了依靠政府部门的强势推动,垃圾投放主体——居民的真正认同和主动参与,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要外力倒逼也要激发居民内心的认同
2013年,昌林公寓业委会主任李磊第一次接触到专做社区垃圾分类的公益组织,面对问题“你认为小区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做好垃圾分类”,他写下了“两年”。
结果,昌林公寓用了不到一年,就基本实现了小区生活垃圾的“一严禁、两分类、一鼓励”,也就是严禁有害垃圾混入其他生活垃圾,日常干、湿两分类,鼓励资源回收。如今,五年过去了,该小区总共分出了5580桶共334吨湿垃圾。
面对成绩,老李和小区里的热心人却不敢懈怠,和5年前刚开始那样,小区20多名志愿者两人一组“排班”,一周轮到一次,在指定投放垃圾的时间内,值守在垃圾箱房旁,指导、监督居民扔垃圾。
“不少小区‘烂尾’了,原因是志愿者散了。”老李坦言,昌林公寓的垃圾分类推了一年后,也有人提出志愿者解散的想法,觉得居民已经可以自觉分类投放,但被劝住:“没人盯,搞不好又打回原形,还是坚持下去吧!”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昌林公寓这样坚持的小区还是少数,一些小区虽然有志愿者队伍,但在垃圾分类这件“苦差事”上坚持不了多久,没了他们的指导和监督,小区垃圾分类开始退步;有些小区情况更糟,缺乏强有力的居委会、物业或业委会支撑,没有形成志愿者组织等牢固的社区自治机制,只能借助政府部门或公益组织等外力来推进垃圾分类,外力撤走后,很快退回“老样子”。一些居民刚“热”起来,却发现“带头人”消失了、乱扔的情况死灰复燃,就觉得搞垃圾分类是“形式主义”,抵触情绪更强了。
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居民还停留在“别人要我分”“不盯就不分”的状态,没有发自内心地认可垃圾分类这件事。桂花园是静安区最早推进垃圾分类和绿色账户的小区之一,小区楼组长盛新华坦言,基础再好的小区,也不可能所有居民天然地认可垃圾分类,这种情况下,至少要花几个月,用志愿者们的苦口婆心、身体力行来“唤醒”居民的真心。盛新华说:“我们志愿者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老是不分,人家一次次教你、帮你,都是一个小区的,好意思吗?其实就是在小区内形成一种道德压力,倒逼居民因为‘面子’而分类。”
“从短期要产生效果来看,由社区志愿者来指导、监督居民,是目前比较可行的方式。”上海爱芬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项目总监郝利琼表示,公益组织进社区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挖掘一批社区积极分子,培养成为未来推动小区分类的中坚力量,但缺点也很明显:如果社区无法培养出志愿者,公益组织撤走后,“后继无人”,很容易失败。从长远来看,促进垃圾分类,还须居民发自内心地认可这件事,不能只靠外界约束去倒逼。
既要知晓规则又要看清去向
要让居民认可垃圾分类,就要搞明白他们现在为什么不认可。
上海市统计局2013年做过一个调查显示,98.9%的上海市民愿意进行垃圾分类,然而付诸行动的人并不多。上海霏霖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进一步调查,发现分类规则不清楚、分类后垃圾去向不“透明”是居民不认可垃圾分类的重要原因。
“连怎么分都不知道,怎么支持?”“最后不都混在一起烧了?有什么意义?”……霏霖公益秘书长周美峰表示,这是居民被问及为何不支持垃圾分类时,提到最多的两个理由,一旦“种”在人心里,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有人不认可,开始不分类;看到别人不分类,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分类;最后,不分类的人“占领”了小区。
意识到症结所在,上海不少小区开始行动起来。首先是分类规则不清,按照传统方法,通过入户宣讲、社区开推进大会、公告栏贴海报这几招解决,但如果居民“视而不见”“当耳旁风”,就发挥不了作用。
“所以我们把力气集中到了垃圾箱房。”崇明堡镇虹宝社区居委会书记黄青愉介绍,去年开始,虹宝社区全面改造垃圾箱房,重点是把垃圾分类图鉴贴到箱房大门上。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湿垃圾的投放口下方贴着一块提示板,上面布满了文字和图案,将湿垃圾进一步细分为11个小类,前来扔垃圾的居民只要在提示板上花十几秒按图索骥,很快知道带来的垃圾属于哪类并正确投放。
徐汇区的惠工新村和静安区的桂花园,也是异曲同工,把垃圾分类图鉴贴在垃圾箱房旁的空墙或公示栏上。市绿化市容局环卫处处长徐志平表示,过去许多垃圾箱房只标示了四分类的颜色和图标,忽视了细节对引导垃圾分类的作用,上海此轮建设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过程中,垃圾箱房的改造重点之一,就是成为宣传分类规则的载体。
相比分类规则,更多居民关注“垃圾分类后,去了哪”。很多居民表示,只有亲眼看到垃圾变废为宝和无害化处理的实际结果,才相信分类的意义。“只有用震撼来形容。”家住欣绿小区的陈雅贞是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去年10月,她和小区50多名居民前往老港基地和生活垃圾科普馆参观,站在几十米高的透明操作台,目睹了抓斗将干垃圾送入焚烧炉,被告知如果混入其他垃圾,将对焚烧炉造成严重影响;踏上科普馆前的透水砖,又得知这5万块砖的原料来源之一是旧房拆除后准备丢弃掉的瓦砾砖块。回小区后,去参观过的居民都不需要动员,纷纷当起了义务宣讲员:“垃圾分类是真的有意义,如果混在一起,只能是垃圾,什么都做不成。”
“家门口”激励提高分类“含金量”
对于大多居民而言,老港等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设施过于偏远,想亲身体验并不容易。周美峰透露,徐汇、静安等区正结合再生资源回收“点、站、场”的建设,推出一批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站,让居民不出远门,就能感受到分类的意义。
“人们更容易对熟悉的事物产生好感,要让更多人认可垃圾分类,就应该让垃圾分类的积极结果离投放者更近,最好就在家门口,这样激励更直接、及时。”来自上海惠众绿色公益发展促进中心的田冠雄一直在研究绿色账户如何更吸引人,近期在普陀区梅四小区等处试点的智能兑换机就是一种探索,居民可就近用绿色账户积分兑换饮料及预包装零食。而以往,一些社区基本依靠定期的广场大篷车活动,才可兑换掉积分;时间长的,一次活动要“盼”上几个月甚至半年。从投放到获得激励,耗时太长,居民热情消退,促进分类的效果就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