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讲述唐山大地震救援故事:一场救死扶伤的"战争"

医护人员讲述唐山大地震救援故事:一场救死扶伤的"战争"

  下图:抗震灾区一线的“帐篷手术室”。(资料片)

医护人员讲述唐山大地震救援故事:一场救死扶伤的"战争"

  右图: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医护人员为患者自制的简易助走车。

  接到通知立即赶赴“战场”

  61岁的曹红芬已退休在家,时常也会给家人讲起40年前自己在唐山大地震灾区救援的往事。

  1976年,21岁的曹红芬在石家庄地区医院(现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的手术室担任护士长,“7月28日早晨一上班,我接到医院的紧急通知,让我们准备好医疗器械,准备出发。”曹红芬对当年的细节记忆清晰,当时医院只说是紧急任务,至于什么任务、去哪儿、去多长时间……都一概不知道。

  “准备好器械后,我们第一批大概10个人开着一辆救护车就往唐山赶,下午3点多,我们到达唐山。”曹红芬说,当时的通知是让到唐山地区卫生局报道,到达现场后,他们看到的是满目疮痍的城市和满地的伤员,根本找不到唐山地区卫生局。

  “在如废墟般的唐山灾区,我和同事们也没有时间感伤流泪,想到的就是马上救人。”曹红芬说,她和同事在唐山文化宫找到一块空地开始投入到紧张的救护工作中。

  王玉民,生于1936年。1976年,任石家庄地区卫生局医政科科长,唐山大地震后,组织、调度石家庄地区医疗队伍支援灾区、接收伤病员。“上午9点,我们得知唐山发生了地震,地震的具体情况并不清楚,上级指示迅速组织医疗队赶往灾区。为了争取时间,第一批人员从地、市医疗单位中抽选。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更清楚,医疗队早走一分钟,危重病人的生命就可能被挽救。到上午11时20分,首批第一组便出发了,第二组下午3点出发。”王玉民介绍说。

  接下来,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医护人员也陆续出发,从接到任务到第四批医疗队派出只用了27个小时,派出了600多名医务人员。王玉民说,医疗队之所以能够这样迅速地出发,是因为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抽调的每一名医务工作者都没有怨言,要求啥时走就能啥时走。同时,粮食、商业、运输等多个部门也不讲条件,只要有要求,都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满足,送医疗队去唐山时,市内的公交车都用上了。

  “我们都是接到任务,直接从单位出发的。那时候,通讯条件不太好,家里人根本都不知道。”今年81岁的杜长义曾是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当年,正在参加集训的他接到救援任务后,来不及通知家人,直接从单位赶赴唐山。

  艰苦条件下全心投入救援

  回忆起唐山抗震救灾,作为当年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批医疗队成员的景进兴非常激动。“我们接到抗震救灾的通知后,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都积极报名要求参加。”景进兴说,当天上午10点钟,一个由科室领导和医生骨干、技术尖子、党员干部组成的30多人的医疗队,火速赶往震区。

  “1976年,我们的国力还不够强大,物资匮乏,救灾难度是现在的人无法想象的。”景进兴说,当时,他们带去的两个帐篷根本不够用,后来,他们就地搭建了几个席棚,在席棚下面进行救援。“当时,下着雨,席棚也漏雨。消毒的酒精没有了,我们就用行医战备的小锅进行高压消毒。骨折的病人太多,夹板也不够用了,我们就从废墟里取材,找些木棍用来固定……当时的条件确实非常艰苦,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大家都积极想办法应对,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印象特别深的是,我和同事当时喝的第一口水是泥水,当时实在太渴了,还得保证救援工作的进行,我们顾不上那么多,看到路边流下来的泥水,就捧起来喝了两口。”曹红芬说,还有一件印象特别深的事,是在往石家庄运送伤员的途中,一位伤员情况紧急,她立即口对口地进行人工呼吸。“当时,飞机上的机组人员都赞叹我的行为。作为医护人员,我必须这样做。”

  王玉民介绍说,艰苦可以克服,但由于条件的限制,许多伤病员的治疗受到限制,这是医疗队队员们无法接受的。他们便想尽办法,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治疗,挽救伤病员。由于伤员人数众多,患尿潴留的病人也多,尿道管不够用了,无极医疗队的一名队员想到了一个好法子:将电线管里面的丝抽出来,再把头上的部位打磨好、消毒,就成了当时的“尿道管”,这一办法在当时被广泛采用。

  心里只有病人完全不知疲惫

  “伤员人数众多,都需要进行治疗,到唐山的前三天,我都没有休息,心思都放在救治上,完全不知道疲倦。”景进兴说,前几天,他们忙着医治伤员,和他一起的很多医护人员也都没有休息。

  时任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的陈建源也是参与唐山抗震救援的一名医护人员。“震灾让很多人心里几近崩溃,许多人都沉浸在丧失亲人的悲痛之中,幸存者轻生现象时有发生。”陈建源回忆说,7月30日上午,他们接到消息,有4名村民喝了毒药,其中3名昏迷不醒。他带领几名医生急忙赶赴现场,对中毒患者进行洗胃治疗,其中一名轻度中毒患者死活不肯接受治疗,他们就一边进行心理疏导,一边进行治疗。

  “当时,灾区停水停电,生活、居住环境极差,也没有现在的化验条件。我们给患者进行洗胃,完全靠的就是临床经验。经过一天一夜的治疗,4名轻生患者终于转危为安。”陈建源说,抢救过程中,大家都在忙碌,根本顾不上吃饭。

  刚抢救完中毒患者,陈建源又接到紧急出诊通知:强大的地震波把一个人从5楼抛了下来,树枝刺进他的一条腿,他怀孕6个月的妻子顺着楼梯从5楼滚到了1楼,出现大出血流产症状。幸好抢救及时,这对夫妇保住了性命。

  “一名5岁的小男孩急性脑炎,生命垂危……”就这样,一个病人接着一个病人,陈建源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合眼。由于水土不适应和高强度工作,陈建源也出现了拉肚子、发烧的症状,但他硬是撑着坚守在一线,直到自己负责的病人病情解除。

  陈建源说,他们的故事只不过是石家庄乃至全国救援人员的缩影。40年了,伤痛无法被磨平,然而面对灾难时赴灾区救援人员所展现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得到了永恒的传承。

  40年前,那场旷世灾难带走了唐山24万人的生命,16万人重伤。大地震发生后,大批解放军战士、医护人员、干部群众在第一时间从全国各地赶赴唐山,与唐山人民患难与共、守望相助。位于我市的多家医院也在第一时间组成医疗队赶赴灾区救援。近日,记者辗转联系到几名当年参与唐山救援的医护人员,倾听他们讲述那段难忘的经历。

  受访医护人员:曹红芬 王玉民 景进兴 陈建源 杜长义

  (本报记者 祁鹏娜 实习生 孙嘉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