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策划 范承玲 本刊记者 宋汉晓
李永舫,中国致公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48年8月生于重庆,河南省睢县人。他是文革中的高中“老三届”、文革后恢复高考的“七七级”、复旦大学化学系第一批博士生、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第一位博士后。他是我国光电功能高分子领域的专家,更是一位为人谦逊、处事低调、勤奋治学、诲人不倦的化学家。
《河南日报》三次报道他的勤学事迹
“父亲曾是国民党军官,1949年随所在兵团起义,后加入华东野战军,1952年春从部队复员。”当年,四岁的李永舫随父亲回到河南雎县农村老家,6岁进入村里的小学读书,12岁考上离家30多里的县重点初中睢县二中。
1960年至1963年读初中期间,李永舫平时住校,周六下午花半天时间步行36里回家,周日下午再花半天时间步行回校,早早练就一双“铁脚板”。当时正值我国三年困难时期,生活非常困难,李永舫的同学中有三分之二因家庭生活困难中途退学,但他在父母的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读到初中毕业。196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当时的商丘地区重点高中商丘一高。
读高中时,李永舫在班级内学习一直名列前茅。“我一直觉得自己上大学是没有问题的,当时还梦想着上清华。”但1966年高中毕业时遇到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大学停招,1968年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回乡务农,他的大学梦就此暂停。
“那时候的农民和现在不一样,没有机械化生产,全靠体力劳动。我什么重体力活儿都干过,啥苦都能吃!”李永舫一直乐观向上,他说自己对农村很熟悉,很有感情,在他看来,就因为经常干农活,自己才有了强健的体魄。即便是后来上大学后,每年放假回家他也会和在家务农的妻子一起下地干活。
197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永舫到雎县微生物农药厂当了工人,从事生物治虫的实验工作。他勤学好问、努力钻研,很快成为一名业务精通的骨干实验员。
“在县里工厂上班的时候,看到有大学生来实习,不管是来自哪个学校都非常羡慕。所以1977年得知恢复高考、并且‘老三届’的学生还允许参加的消息,我特别兴奋,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高考。”
回乡务农11年,李永舫没有想到自己快30岁了还有机会实现大学梦。虽然仅有两个月的备考时间,好在他已读完高中的全部课程,复习起来相对轻松。除了白天到工厂上班外,他起早贪黑认真复习,加上中学读书时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李永舫一举中的,以350多分的优异成绩被第一志愿华东化工学院(现为华东理工大学)抗菌素专业录取。
1978年2月的某天,29岁的李永舫辞退在河南省睢县微生物农药厂的工作,告别父母、在农村家里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儿子,怀揣录取通知书,满心欢喜地前往上海,开始第二次求学之路。
“李永舫来到化工学院,几乎把一切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不论严寒酷暑,他坚持每天四时起床,十时就寝,一年半来他从没到市区玩过一次……” 1978年3月25日,老家的《河南日报》曾以《向人民永交红卷》为题,对李永舫的高考事迹进行了报道。后来李永舫1979年考上研究生,以及2013年当选院士后,《河南日报》又分别以《他又为人民交红卷》和《李永舫:永不懈怠书写人生红卷》为题进行了报道。
▲ 1978年读大学期间与同宿舍同学合影(前排中间是李永舫)
勤奋努力相信“天道酬勤”
上大学后,李永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卯足学习劲头,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跑步和学习英语,就连平时走路、吃饭排队都要掏出单词本来记英语单词。除课堂学习外,他还自学了很多数学、物理知识。1979年,李永舫在大学二年级时就以全校考研总分第三的成绩提前考取了本校物理化学专业的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物质结构和化学热力学”。
硕士毕业后,李永舫报考了复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1983年春进入复旦大学跟随吴浩青院士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电极过程动力学。他的博士论文研究课题的“电化学嵌入反应的研究”,是国际上最早开展锂离子电化学嵌入反应的研究者之一。他在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锂电池电极反应机理——电化学嵌入反应的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李永舫排名第二,导师吴浩青先生排名第一)。
“读博士生期间,吴先生给我安排的研究方向是锂电池正极上电化学嵌入反应的研究,这在当时是电化学领域国际上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记得当时吴先生亲自带我们做实验,并给我们讲授电化学动力学课程,使我学习到了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并掌握了开展锂电池研究的实验技能,培养和增强了我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李永舫协助导师吴浩青院士在授课讲义的基础上编写了《电化学动力学》一书,1998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出版社联合出版,并于2001年,由台湾科技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购买版权在台湾出版中文繁体版。如今该书已成为国内不少高校和研究单位的研究生教材。
1986年,作为学化学系第一批博士生,李永舫从复旦大学博士毕业,导师吴浩青院士希望他留校,但当时留校不能将他在河南农村妻子的户口迁至上海。于是他决定到中科院化学所跟随钱人元院士进行博士后研究,他又成为中科院化学所的第一位博士后。
博士后期间,李永舫主要开展导电聚吡咯的电化学制备和电化学性质的研究工作,在吡咯的电化学聚合反应机理和电化学聚合反应动力学、以及导电聚吡咯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等反面取得了一些列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1988年博士后出站后,他留在中科院化学所工作,继续开展导电聚合物电化学的研究。李永舫做出主要贡献的“导电聚吡咯的研究”1993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排名第二、他的博士后导师钱人元先生排名第一)。他主持的“导电聚合物电化学和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的研究”获200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他排名第一)。
李永舫1988年曾应邀前往日本分子科学研究所开展了为期两年半的访问研究,在井口洋夫教授的研究组进行有机导体和生物导体的研究。1997年,他前往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在Alan J.Heeger教授的研究组进行共轭聚合物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
从当年读大学到现在,李永舫对科研的热情有增无减,对自己的要求始终没有降低过。这也让他时刻站在研究领域的最前沿。“我的导师吴浩青、钱人元两位先生做学问非常认真,钱先生看文献、复印资料、撰写论文都是自己亲自做。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做科研受到多位名师的指导,除吴浩青先生和钱人元先生之外,还有日本学士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井口洋夫先生和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奖获得者、中科院外籍院士Alan J. Heeger教授,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李永舫相信“天道酬勤”,“不论你做什么工作,只要努力了,好运就会向你倾斜”。
▲ 1986年在复旦大学跃进楼前与研究生同学胡震东、戚小鹤和沈阳合影(左二为李永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