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网上集体阅卷现场。李莉 摄
能否获奖,得看能不能真用于打仗
这些成果如何在部队得到充分推广应用,是这场竞赛的另一个课题
“这两个特等奖的方案都不错,各有特色,要不让他们都参加?”1月初,在选择参加竞赛成果交流会的两份答卷时,专家们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这两份答卷,来自东部战区某部的方案近乎完美,但相比来自西部战区某部的答卷,在实际应用上稍逊一筹。竞赛组委会讨论后,最终选择了后者,同时邀请其作者参会,把相关成果带回去参考应用。
“既要考虑学术性,更要突出应用性。”命题组专家、陆军工程大学岳振军教授介绍说,推荐参加成果交流是如此,从777份答卷中评选优胜者也是这样的评判标准。
什么样的答卷能够获奖?参加阅卷的国防科技大学徐培德教授认为,军事建模竞赛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更优方案。一个方案能否获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具有可操作性、能用于备战打仗”。
这首先对阅卷专家是一个考验,只有真正熟悉各军兵种情况,了解数学建模与联合作战相关知识,才能把真正优秀的解决方案选出来。为此,去年竞赛结束后,组委会从全军抽调了38名专家,汇集国防科技大学阅卷评判。这些专家来自全军不同院校和领域,为了尽可能用贴近实战的标准评阅,专家们还用仿真系统对不少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
不少答卷的质量超出了评阅专家们的预期。来自海军工程大学的戴明强教授坦言,在“某物资补给任务规划”课题上,“原以为优秀方案多出自海军,没有想到陆军、空军和战略支援部队都有,航空兵某师的方案甚至还被评为了特等奖”。
“一些答题模型及算法,只要稍加完善,就可用于解决物资补给实际问题。”戴明强教授认为,这说明选手不仅是从数据模型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而且具备了着眼部队现实军事需求和未来发展需求,运用数学建模手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竞赛的成果也引起了来自部队的关注。比赛尚未开始,西部战区某部就提前“预订”了“部队演训数据建模分析与评估”问题的最佳建模方案;评卷还未结束,战略支援部队某部就来人“索要”竞赛成果;参加成果交流会,郝欢拷贝带回了5份竞赛成果;竞赛成果交流会刚结束,刘丽华副教授等人就应约赶往成都,与西部战区某部对接成果推广应用事宜……
“评奖并不意味着这场军事建模竞赛活动的结束,最多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军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主任李彦武告诉记者,这场竞赛有921支队伍参赛,共评出了37个特等奖,每个获奖成果对解决与赛题相关的问题都给出了独特方案,这些成果如何在部队得到充分推广应用,是这场竞赛要面对的另一个课题。
“惟有如此,科研工作才能实现‘课题从部队中来、成果到部队中去’的良性循环,才能真正做到科研为战斗力服务。”李彦武说,根据竞赛组委会安排,接下来他们将根据部队备战打仗需求,组织相关专家对那些优秀方案进行完善,全力做好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相关链接
军事建模竞赛
军事建模是以军事问题为驱动的一种数学建模方式。它源于将数学、计算机技术与军事科学“联姻”的军事运筹学,通过对实际军事问题的假设、建模、求解、检验、结果分析等,使军事问题研究有了精确的“数字标尺”。
军事建模能够对作战指挥、作战行动以及武器装备等进行科学描述,堪称现代战争的“庙算利器”和“智能大脑”。
全军军事建模竞赛采用通讯赛形式,以3人为一个参赛代表队,选手要在规定时间内建模计算并写成科技论文。竞赛评判时一般没有事先设定的标准答案。
开展军事建模竞赛对推动军队作战理论建设向工程化、精确化、标准化转变,促进部队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解决作战训练和建设管理中的重难点问题,提高各级指挥员思维水平和决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提升军校学员创新能力和岗位任职能力。
(陈 曦、刘维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