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彦章 张劲松 宋风 文/图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
岁月飞逝,记忆着周口航运曾经的繁荣;潮起潮落,今天的周口焕发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张力。
内陆变沿海,黄土拥抱深蓝,向海图强,打造内陆国际港城,周口铿锵前行!
因水而生,因港而兴。周口,这座通江达海的中原港城,正昂首阔步驶向远方。
一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周口地处中原腹地,辐射广阔,其优势在水、在港、在运输,打造以“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为基础,内河航运、临港产业、生态城市“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临港经济新模式也就应运而生。
追寻周口城市发展轨迹,周口港与城市发展唇齿相依。港口,犹如一条绵长的生命线,从渡口、埠口到港口,这些印记都渗透在周口城市发展的每时每刻。
史载,历史上的周口称周家口,地处“燕赵江楚之冲,秦晋淮泗之道”,三河交汇,万商云集,舟楫如林,成为北方著名的“水陆交会之乡、财货堆积之薮”,位居河南“四大名镇”之列,可谓盛极一时。
追溯沙颍河的航运史,已有2000多年。战国时期,梁惠王开凿的鸿沟,也就是贾鲁河,已成为周口航运最早的“胎记”。史载明清时期,周家口“通衢五省,人杂八方,商贾云集,南北之声不绝于耳”。周口因航运得名,素有“小武汉”之称。
曾几何时,河南省境内的沙颍河全线断航,周口港也失去了往昔风光。
可周口人的航运情结却从未泯灭,仍有许多人驾船游历在外,在淮河、长江上讨生活。驾船回家,成为他们内心深处隐隐的“乡愁”。
笛声长鸣,破浪前行。
1984年,河南省开始实施沙颍河复航工程。2005年12月28日,随着6艘400吨的货轮驶入周口港,标志着周口航运开始踏上复兴之路,揭开新的发展篇章。2009年6月,沙颍河周口以下河段实现常年通航,成为河南省第一条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
2010年12月10日,河南省首次通过水路实施跨国境运输大宗内贸货物。该批货物从哈尔滨入松花江,通过俄罗斯跨国境运输,经过鞑靼海峡、日本海、朝鲜海峡进入东海,后经内河运输到达周口,再次彰显了周口航运通江达海的能力。
复航后,周口的水上优势凸显,2010年港口吞吐量仅有85万吨,2014年就增长到了647万吨。2014年,沙颍河被国家规划为高等级航道。
2017年4月6日上午,随着一声“开港”令下,周口中心港内一艘艘货船汽笛齐鸣,河南省建设规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强的现代化综合港口——周口中心港一期工程开港运营。
多少年来,周口人的港口复兴梦从未停止。周口中心港一期工程的开港运营,更让这个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沉睡多年的河流。
由此,沙颍河成为河南第一条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周口也成为全省唯一可以通江达海的省辖市。
目前,沙颍河航道周口段为四级航道,通过升级改造后将达到三级航道标准,常年可通行单船2000吨、拖队10000吨以上。最新数据显示,周口市航运企业18家,船舶驾驶、维修、港口装卸等从业人员约2万人;货运船舶1816艘,总载重吨位120万吨,2018年货物运输量1300万吨、周转量129亿吨公里,占当年全省港口吞吐量的95%。
二
大河东去,潮起潮落。港口是城市的一个窗口、一段历史、一部故事。如今,周口港也在诉说着周口人民永不磨灭的航运情结,见证着“冬天走了,春天已经到来”的故事。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周口港的复兴是周口发展崭新的开始,更是这座城市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近年来,沙颍河先后承运35件次大宗货物、跨国境货物运输等任务,彰显了周口航运的优势,保障了我省重点项目的落地实施,也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航运支撑。
2018年,周口进一步明确了打造“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中原港城的发展定位,全面启动国家级多式联运枢纽城市创建工作,迈出了打造临港经济新引擎、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周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周口进一步夯实临港经济的基础,壮大临港经济的体量,增强临港经济的活力,打造临港经济发展新高地,加快由“黄土经济”向“蓝水经济”转型。
千年潮未落,正是扬帆时。
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小等优势。
周口港区依港而建,周口中心港则是港区最大的比较优势和战略资源。按照总体发展规划,周口港共包含9个港区,分别是中心港区和8个县市港区(项城、沈丘、淮阳、西华、商水、扶沟、太康、鹿邑)。
如今的周口中心港,百舸争流,樯橹云集,一派江南水乡黄金水道的繁忙景象。
周口港区按照《港口码头总体规划》,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打造”建设理念,依托沙颍河6.4公里可利用岸线,总体规划总投资约45亿元、77个千吨级泊位、设计年通货能力5000万吨码头项目,建设西、中、东三个作业区。其中,周口中心港中作业区码头项目,设计47个千吨级泊位,占用岸线1965米,总投资约8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货物吞吐量可达3000万吨以上。目前,4号、5号两个港池12个千吨级泊位高效运营,2018年货物吞吐量280万吨,主要运入加拿大的小麦、美国的大豆、东南亚的红木、马来西亚的布敦岩等,运出中原地区的小麦、玉米等货物。下余6个挖入式港池、35个千吨级泊位正在快速推进,预计今年年底前主体工程可全部建成。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
周口港,作为周口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和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逐步将发展成为沟通“一带一路”的航运桥梁,形成中原经济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走廊的重要通道。
“跳出去”才能海阔天空,“走出去”才能任尔翱翔。随着港区与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开展业务合作,周口中心港有效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水运港口码头体系,周口与“陆上丝绸之路”、“空中丝绸之路”均实现无缝对接。这些,助推周口成为河南的“出海口”,连接长三角经济圈的桥头堡,形成中原经济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走廊的重要通道。
“港口兴则周口兴,港口荣则周口荣,港口强则周口强。”已经成为周口决策者的共识。
三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周口农耕文明传承久远,小农经济惯性较强,观念上比较封闭保守。
数千年来,沧海之于周口,到底又有怎样的交集呢?
在西方人的概念里,幸福来自大海,来自贸易和征服,从这个层面讲,周口港,可以说是沙颍河对周口人民的慷慨馈赠,她积淀着周口最肥沃的土壤,她不仅养育了周口的先民,也塑造了周口人民宝贵的品格。
潮起潮落,此消彼长,这就是历史。
如今,周口人民想实现快速发展,必须加快转变封闭保守的“黄土经济”,快速向开放创新的“蓝水经济”靠拢,扬波大海,走向深蓝,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打造内陆国际港城。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随着周口港的发展步入“快车道”,一些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周口港区,周口临港经济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