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实录】领袖年会尖峰对话—“公益3.0:企业价值新境界”

【中国企业家网】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2(第十一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12月8/9日在中国大饭店隆重举行。中国企业家网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图文直播,以下为年会尖峰对话“公益3.0:企业价值新境界”的详细内容。

张醒生

张醒生:我们这场论坛的主题是公益3.0,企业价值新境界。今天外面是北京入冬以来最深的一天,零下好几度,但是这里热气腾腾,说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公益和慈善是一个连带关系,但是慈善和公益略有不同,但是慈善更多是给予,我给多少钱,给一个人,这是一个慈善。

公益是公众的行动,或者是社会能受益的。尤其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社会从创造价格,GDP增长,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要创造社会的价值,企业和企业个人都应该为社会的价值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回顾一下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也确实是走过了一个阶段。在80年代的时候,由于当时大家都比较穷,无论是企业和个人,慈善公益事业基本上是很弱小的,最早是希望工程,每个人捐几个学生,一个月几块钱,可能很多人都参与过。

90年代我们的企业在成长,98年是中国的一个慈善公益事业的转折点,那时候中国遭受了大洪水,全国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出现了一次全民赈灾的一个活动,实况转播,那时候很多企业站出来,实现了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我们从此听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词语。99年开始中国每年评选最受尊敬的企业,社会责任做得好的。

现在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我们看看我们在台上的这几位嘉宾,首先我从女士开始,王秋扬,她是中国第一个女性征服了7大洲最高的手,再加上南极和北极,同时她也她常服创建了一家企业,也支持了很多公益活动,之后成立了苹果基金会,是苹果基金会的理事长。

第二位是英特尔公司中国首席企业社会责任官。大家过去非常熟悉企业的熟悉执行官,熟悉财务官,熟悉市场官,但是现在出现首席社会责任官,说明在跨国企业,也都开始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整个公司的战略。杨总是代表英特尔中国的首席社会责任官。

中间这位王兵,长得非常年轻,但实际也很年轻,大家可能对王兵本人的资产和财务的路径不清楚,但是对中国一个非常突出的爱佑慈善基金会应该有所耳闻,他是基金会的理事长。

王振耀,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汶川大地震是个灾年,但是是中国DGO和志愿者元年,王振耀先生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公益研究院。

这边是中国最有名的钻石王老五,他是I  Do基金的创始人。

我是张醒生,现在主要做社会环保的公益事业。

中国的公益事业的发展走过第一个阶段,慈善点对点,个人对个人,第二阶段企业的CRD进入世界阶层,现在我们要创造做幸福中国,幸福中国的含义也包括了社会的平和和社会的发展。公益事业是不是也要创新,也要继续发展。

所以我第一个发言请王司长给我们讲讲中国的公益事业现在的阶段和未来的方向。

王振耀

王振耀:非常感谢主持人。我最近一直在说,中国整个社会到来的新阶段,我们看市际交社会体制改革阶段,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这其实是中国现实中一个客观的,迫切的需求。因为中国现在面临的一系列的问题,相当大一部分是社会问题,就包括大家天天说的儿童问题,老年问题,残疾人问题,包括许许多多的具体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都需要公益慈善来解决,这是一个新阶段。我们中华民族如何步入这个新阶段,其实是需要智慧的。

第二,中国面临着慈善的大转型,全世界都在谈(英语),慈善资本主义。全世界大的企业家都在这里谈,不仅仅谈社会责任,他们谈社会影响力投资,谈社会企业,现在我们到硅谷去看看,多少企业,现在已经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他们都在那里谈社会创新。而我们中国恰恰也需要来一个创新,包括我们现在的慈善。

像王总,我只是知道他做的慈善有多专业,但是我根本不知道他是一个投资家。其实在美国,他们一百多年前,几十年前,都开始有转型,当时他们做慈善,就和投资紧密结合,就和信托紧密结合。福特基金会注册的时候25万美元,现在是110亿美元。

所以整个这个慈善和投资,和现代企业是联系得非常紧密,中国其实现在也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阶段。

所以我觉得两个阶段来了,第一,社会体制改革,我们社会大众如何进入。

第二,慈善,特别是现代慈善的时代来了,这两得不是非常的慢,而是因为全球化,现在大家看巴菲特来,比尔盖茨来,要请大家吃饭。他们来找中国富豪,找中国的慈善界和结伙伴。中国怎么办?我们的社会怎么办?我们的企业家,富豪怎么办?我们的政策怎么办?确实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

张醒生:谢谢王院长。中国的慈善事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我们怎么办。肯定只要有方向,就会有人去尝试,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创造一片天。

刚才王院长说王兵不知道资本也做得那么好,实际上他不是90后,是股市中的大颚,真正让他出名的,不是他操控股市,而是他创造的中国一个最早,也是最成功,最典范的一个基金会,叫爱佑基金会。请你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怎么一下从财富大颚变成慈善大颚,心路历程,以及你现在的做法。

王兵

王兵:中国的慈善元年是2004年,98年是启蒙,04年以后,中国颁布了基金会管理办法,在04年应该说已经有基本交通规则,原来慈善全部是政府的,在04年以后,可以个人办基金会,我印象比较深,我们是在04年11月份拿到中国第一个拍照,有交通规则以后办的个人基金会。我们是20万块钱起家,做到现在我们每年捐赠达到一个亿。但是我们一年以前我们开年会,当时我们说要把钱捐好的话,我们当一辈子的理想,我们能不能一年捐出去200万,这都是我们基金会的历史,但是现在已经过亿了。

随着今后的发展,中国的民间慈善替代国家的慈善趋势绝对是不可阻挡的。

第二,我们有什么创新,为什么我们做到现在,能比较快地发展,我觉得就是做到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在开始做的时候,是以孤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开始做起,我们明年做到2万例,我们希望在未来的5到8年,我们要做到10问例,大概三年以后我们要当年做到一万例。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很强的项目里支撑这个基金会。后来我们陆续做了孤儿的养护项目,白血病的项目,还有孤残儿童的脑瘫等等。我们从聚焦在儿童的医疗里面的救助,到儿童的养护,到儿童的康复,这个产品线是比较清楚的。

第二个创新,我们是中国第一家收购两家民间NGO的。我们今年两例,一个是上海保护之家,我们收了上海的十个爱心妈妈组织的民间组织,又收购了深圳爱佑何康(音),也是个人民间组织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