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新问题:农民培训多乱杂, “优质种子”满天飞

目前,全国各地的春耕已拉开大幕。近年来,农业生产不断涌现出新观念、新方向和新技术,有力促进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但记者近期在湖南采访发现,与“三新”相对应的是,备耕中出现了农民培训、产业规划等方面的新问题:培训课程多乱杂,培训内容不能完全满足农民需求;优质品种满天飞,一些种子企业将过去的品种稍微做点改良,换个名头继续推广等。

春耕新问题:农民培训多乱杂, “优质种子”满天飞

培训内容多乱杂学得多却学不好

跟过去主要准备种子和化肥等农资不同,如今的备耕,农民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学习农业新知识上。记者了解到,目前有多个政府部门参与农民培训,内容也更丰富实用。但也存在农民需求不能完全被满足、培训课程多乱杂、主体各自为战等现象。

记者了解到,目前农民对培训的需求,主要有两点未能得到满足。一是异地实践性培训不够。湖南省农广校副校长喻宗希介绍,根据他们的调查,异地实践交流是目前最受农民欢迎的模式,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也已启动“千名优秀农民境外培训计划”的三年行动方案。“但别说境外培训,对大多数普通农民来说,县外、市外的交流参观都还没常态化。”喻宗希说。沅江市青年农民周波已是远近闻名的种粮能手,这两年参加的异地实践培训还是让他受益颇丰。他说:“在土地流转、农产品加工方面,到实地参观交流的收获是单纯看书上课比不了的。”

二是观念性、政策讲解类培训偏少。44岁的益阳市赫山区种粮大户贺学文种粮已经十多年,他告诉记者,自己种田是把好手,在品牌建设、土地流转和生态经营等方面却很外行,而这样的培训机会还太少。

“除了知道该得多少补贴,其它基本不晓得”。这是目前很多农民对于农业政策了解的现状。记者在湖南某市就业管理局的一张培训目录上看到,尽管与农林渔牧相关的课程有20多个,但几乎全是生产技能培训。当地农业局科教处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基层农业部门都有自己的专家团队,但主要是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服务,政策解读方面确实跟不上。有的政策涉及水利、国土,光靠农业部门一家也说不清楚。”

“现在只学习技术不一定能脱贫或致富,不断更新观念、紧跟市场、及时掌握国家相关政策也非常重要。”怀化市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邓安生表示,很多农民如今已是“技能达人”,但却算不上“观念达人”。

此外,目前培训课程多乱杂、主体各自为战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首先是培训“一锅炖”现象突出。“上午养牛,下午养猪,第二天养虾养兔,第三天又是农村电商。”洞庭湖区一位农民曾参加过这样一次培训:把不同需求的上百人集中起来上了十多天课,原本想把大家都照顾到,结果人人都喊“吃不饱”。他说,自己参加的不少培训都是这种“一锅炖”,最希望的还是能就一门课程集中深入学习一段时间,把一门技术摸透摸熟。

其次,课程质量参差不齐。周波告诉记者,有的培训外包给第三方机构,讲得天花乱坠不切实际。“有一次讲美国农业,说有的农场主一年能赚好几亿。我一个年轻人听了都觉得不符合国情,但一些五六十岁的老农民竟然还听得津津有味。”周波直言,这样的培训会给农民错误引导。

再次,自上而下“派指标”,为了培训而培训。一位熟悉农民培训的专家介绍,有一些主体搞培训,是将指标层层下达,再由基层农技站联系村里推荐学员。基层就会推荐像村支书、种养大户和产业带头人这样的“精英人群”参加,结果造成培训重复、“熟脸儿”扎堆。湖南省一位村支书介绍,有一次上面给村里50个培训指标,却要求必须全部来自贫困家庭。村里根本没这么多贫困户,后来经过层层争取,好不容易才取消了这个限制条件。

最后,培训主体互不沟通、各开各课。“其实很多部门都有自己的资源库,哪类农民需要哪种培训在这些库里都有记录,但库与库之间不共享不交流,不仅造成大量培训重复、资源浪费,也让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一位专家介绍,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某种程度上也与开展一次培训能获得按人头计算的相关经费有关。

针对上述现象,喻宗希建议,国家应指定一个或几个部门牵头整合培训资源,科学规划培训课程。改变目前自上而下派指标的方式,形成便利清晰的报名路径,让农民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意愿,真正参与到自己想要的培训中。

要分层分级并提供优惠政策。最好是建立涵盖初中高不同级别、针对不同领域农民需求的全方位培训体系。除加强培训基地和师资力量建设外,应为参加培训的农民提供具有一定含金量的证书,并为农民提供与之对应的优惠政策。

充分发挥企业力量。目前,一些涉农企业已将开展培训看作抢占市场的重要手段。比如湖南农业集团下属的高垅航空植保科技公司,在去年和今年春耕期间就已培训“飞防手”超过2000人。湖南省农机局科教处处长齐志刚建议,国家充分挖掘优秀涉农企业的培训潜力,并将行业协会、政府、高校和企业的资源平台有机整合,建立及时高效的培训系统。

优质品种满天飞产业发展步子急

优质品种、生态种植和延伸产业链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面对这样的新方向,一些地方政府和种粮大户在春耕期间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但有些显得不够理性,步子迈得又急又大。

首先是优质品种“满天飞”。一些种子企业,一家一年就能有超过十个达到国标三级的品种通过审定,有的将过去的品种稍微做点改良,换个名头继续推广。

一位曾经在农业局工作、后来自己种粮的大户告诉记者,目前优质品种的评价机制并不合理,都是整精米率、出米率、粒型等指标一个个“套”出来,而不是消费者嘴巴“尝”出来的。“稻谷优不优质,最终还是要由口感和市场说了算。”他介绍,目前湖南省的优质稻评审还算走在了前面,不仅有指标要求,还会通过专家现场品尝来盲评打分。

同时,每年推出那么多优质品种并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农民都是你种你的、我种我的。这不仅无法形成稳定连片的粮源,有时候甚至让企业也晕了头。“农业部门不知道我们真正需要什么品种,企业又不知道农业部门推出了什么品种,最后不少优质稻成了事实上的普通稻。”一位大米加工企业负责人说。

湖南一位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自己尝试过不少所谓优质品种,但试来试去,市场就只认可“黄花粘”。“尤其广东福建等沿海市场,对这个品种的痴迷可以说到了迷信的程度。”他说,还有一些品种则呈现出“稻弱米强”的特点。“比如‘玉针香’,这是可以和泰国香米媲美的品种,但非常难种,产量也低。即使现在市价超过每百斤170元,农民也不愿意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