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連降暴雨,但這並沒有影響廣州市民潘先生的收貨時間。“上午10點,我在小程序‘京東快遞’上下的單,一個小時內,快遞員就上門取件。”潘先生不無感慨地說,現在的物流不論送貨還是收貨都特別“迅速”。潘先生的感受並非個例,如今,次日達、當日達、211達……在人們生活中已不鮮見。
物流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精准的背后,是高科技的深度介入。據了解,在當前國家大力提倡物流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物流企業紛紛通過“加碼”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輪科技革命搶佔物流速度和質量的高地,AI分揀、自動駕駛、無人化作業、智能調度等各種黑科技更是層出不窮。近日,筆者在位於廣州九龍的京東物流園看到,由該企業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IoT分揀系統上線,其分揀速度和准確度令人嘆為觀止。
分揀准確率達到99.99%
在位於廣州九龍的京東物流園,形態各異的智能機器人有條不紊、各司其職地分別進行著入庫、搬運、打包、分揀等各項工作,其中一台像大型掃碼槍的IoT分揀機器格外引人矚目。隻見它不斷“上下”移動,不到半分鐘,它面前的一車幾十件的二手電腦貨品就已全部完成讀碼。
“這台設備‘上崗’之后,分揀入庫速度提高得可不是一點點。”收貨員黃炳欽不無興奮地說。“以前人工掃碼,一個小時不停地掃,最多也隻能掃一千件左右。速度慢不說,一天下來掃一萬件以上的貨品,都累得頭昏眼花。”黃炳欽說,現在有了IoT分揀系統,一小時就能掃一萬件貨品,相當於一小時干了工人以前一天的活,而且他們的工作也從簡單勞動,變成“操控”智能設備,更“高級”了。
據介紹,這套IoT分揀系統是由京東物流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IoT分揀系統。目前,每小時能夠完成4000個集包袋的分揀任務,相當於識別分揀一個集包袋僅需0.9秒。不僅效率高效,其分揀准確率達到驚人的99.99%。
集包袋是一種用於分揀過程中收納多個包裹的編織袋或麻袋,便於對快遞包裹進行打包,裝卸和運輸。裝滿商品后,一個集包袋的高度約為1米,重量為10kg-50kg。這樣的集包袋體積大、形狀不規范、表面不平整,貼在表面的條碼標簽容易發生褶皺,不論是激光掃描裝置還是相機識別裝置都很難識別到集包袋的條碼標簽。IoT分揀系統恰恰解決了這個難題,相比傳統的作業方式,IoT分揀系統的作業效率提升了5倍以上。
“以往,員工需要用掃碼槍對商品條碼逐一掃描,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錯,漏掃和重復掃描的情況經常發生。”京東物流設備規劃部負責人王琨坦言,入庫是物流作業流程中的“瓶口”。“由於人工操作效率的限制,在商品入庫的高峰期,待處理商品在倉庫大排長隊的情況時有發生。”他說。
而IoT系統的投用打破了“瓶口效應”對物流作業的局限性。“不僅將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而且減輕了員工的勞動強度,催生了智能物流作業下新的‘人機CP’,一人一機即可輕鬆完成商品入庫這一關鍵環節。”王琨說。
物流智能化帶來人性化改變
不光是IoT分揀系統,AI分揀、自動駕駛、無人化作業、智能調度……物流行業各種炫酷的黑科技近幾年來紛紛“大顯身手”。以京東物流為例,從去年5月首次公開世界級無人倉標准,再到27個不同層級無人倉投入使用,該企業不斷印証著中國物流行業發展。
在廣州蘿崗狀元谷園區京東地狼倉,沒有傳統倉庫,分揀員推著手推車在不同貨架間來回跑找貨的場面,隻見工作人員們有條不紊地站在兩平方米的工作台上,一小時就能完成250個訂單。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大量採用智能機器人進行多環節、全流程作業,能夠大大提升效率的同時有效減輕員工工作量,“比如分揀環節從人找貨變為貨到人,不僅效率提升,在電商大促的物流高峰期,揀選人員甚至可以少跑一個馬拉鬆。”該業內人士認為,這其實是物流智能化帶來人性化,把一線的人給解放了出來。
他認為,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物流行業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無論是倉儲、運輸還是最后一公裡配送,新鮮的物流方式推動著整個行業發生變化,不但大大加快了整個物流鏈條的運行速度,也降低了整個社會的物流成本,更帶給普通人不一樣的體驗。
而王琨同時認為,IoT物聯網是物流行業下一個戰略技術制高點。他介紹說,早在2016年,京東物流就開始在物聯網領域大力投入研究,先后在道路運輸、冷鏈全程監控、物聯網智能園區、倉庫、分揀中心的IoT設備、系統等方面開拓探索,並落地實施了一批IoT物聯網的技術應用。IoT分揀系統是在該領域的又一項突破創新。
物流“最后一公裡”的溫度
物流“前端”大量黑科技保証了物流的速度和質量,在物流的“最后一公裡”配送環節,配送員又是這整條配送鏈上最具“溫度”的一部分。今年53歲的張衛理已經在京東快遞工作10年時間,在他看來,每個顧客都像他的朋友一樣,等著他把心儀的商品送過去。
早上7點,張衛理就從家出發前往位於廣州海珠區的濱江營業部下貨、掃描入庫、分貨上車,這些貨品必須在下午1時送到。海珠區的每一個犄角旮旯,張衛理甚至比當地居民還要熟。一路上,張衛理不停地和路人打招呼。有須發皆白的晨練老人,也有提著菜籃子的主婦。在這工作久了的人,早已和張衛理如同朋友,有一次張衛理回了趟老家,配送區的顧客們十分挂念:“老張呢?今天怎麼他沒來送貨呀?”
收派件沒有上門、收派件不及時、包裝有破損甚至一個眼神一個語氣不對,都可能被客戶投訴。然而,十年來張衛理的配送投訴率為零,獲得京東物流服務至尊獎。“做快遞最重要的是做好服務”,認真仔細的張衛理,每次收派件之前都和客戶打電話,一天打一百多個電話,盡量將快遞親手送到顧客手中,10年下來用壞十幾部手機。在大家眼裡,“老實”“溫和”就是張衛理的標簽。
而在張衛理看來,這份職業還讓他收獲了“尊重”。“廣州夏天台風天氣頻繁,有時快遞速度因此有些耽擱,但是在我的送貨范圍內,沒有一個消費者因此遷怒,相反,很多消費者在拿到貨品后,連聲表示‘辛苦了’。”
張衛理說,以前海珠區隻有一個配送站,他和另一個同事兩個人負責海珠區的配送,兩人每天派送五六十個快件。“最開始是騎單車送快遞,后來升級換代成電瓶車、三輪車。”他說,現在用的是快遞車,不僅能遮風擋雨,攬件送件也提速了不少。 (田宇)
(責編:左覃韌(實習)、陳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