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开启已进入倒计时,虽然不少投资者对此意愿强烈,但“2年证券交易经验加上有50万资产”的参与门槛毅然将1.4亿中小股民拒之门外,具备资格的投资者仅300万人。不过,对广大中小投资者来说,借道科创类基金曲线入市,也不失为一种策略。其中,4月25日成立的长盛研发回报混合基金(基金代码:007063)是目前市场上首只明确以“研发”为主题的基金产品,被视为“类科创板基金”,不论选股标准还是建仓时点,都将完美契合科创板股票。
资料显示,长盛研发回报以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作为选股标准,聚焦主业稳定发展、研发实力突出且具有核心技术和竞争优势的公司。而科创板,顾名思义突出其科技创新能力,因而其研发投入备受关注,也是检验科创板企业含金量的重要指标。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共有92家科创板受理企业披露招股说明书,其中92家科创板受理企业2018年研发费用率(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值为10.50%,中位数为9.19%,而同期2146家A股已上市公司(剔除采掘、房地产、纺织服装、非银金融、食品饮料等16个申万一级行业相关公司以及尚未披露年报及研发费用的公司)研发费用率平均值为5.31%,中位数为4.06%。
从投资策略看,首先,满足长盛研发回报选股标准的股票大多分布在TMT、医药、汽车以及机械行业,这与科创板重点支持的上市行业和方向高度重合。其选股标准是:研发费用不低于3千万元、研发费用占比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研发费用处于行业中位数之上。根据A股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数据,符合条件的股票中大约40-50%的股票分布在TMT行业(电子,通信,传媒,互联网,计算机等),大约18-20%股票分布在医药行业,有12-15%的股票分布在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和机械(自动化和人工智能)行业。
其次,长盛研发回报要求企业三年研发费用占比不低于9%,较15%的科创板上市标准更宽泛,理论上可以覆盖符合该条件的所有科创板企业。
最后,科创板上市标准中,要求企业对近两年的核心技术人员的在职离职情况进行披露和评估。无独有偶,长盛研发回报在挑选股票时,也十分关注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和核心技术专利情况。此外,还会密切关注企业的研发转化能力,即能否最终实现向价值的转换能力。
具体操作方面,长盛研发回报成立后将步入建仓期,开始稳健建仓,而随着科创板的企业的逐步推出,无论打新科创板还是配置市场上已有标的,都将有更充裕的资金和时间进行操作。
长盛基金作为老十家基金管理公司,投研底蕴深厚,是稳健投资的长跑健将。据银河证券统计,过去5年(2014-2018)长盛基金旗下股票基金股票投资主动管理收益率达52.6%(算术平均口径),同类排名19/68。此次,长盛研发回报采用双基金经理共同挂帅,强强联手、分工明晰,将更好地拥抱研发型企业,助力中国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