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有无数个地方。只有被反复回忆与叙述之地,才会令人生出归属感。那些曾经逡巡不愿离去的地方,在回忆中反复出现的地方,还有隐藏在长辈、朋友的日记里的地方,勾连成每一个人在这座城市里的生活经验。它们既是一段段个人的故事,也构成了我们所身处的社会的多面记忆。
第12届
上海双年展的城市项目“你的地方”,正是要鼓励人们,跳出既定的叙说框架,来发现和表述一种属于自己的地方。
2019年1月13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三楼剧场,“你的地方”见面会现场准备就绪。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昀 图“你的地方”项目,自2018年12月21日开启,截至2019年元旦假期结束,共收到申请方案五十余份,经过主办方和观察员小组的初步筛选,得到较完善的方案共四十余份。2019年1月中旬,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三楼小剧场,“你的地方”项目举行第一次见面会,观察员小组与方案得到通过的各组参与者进行交流,尽可能对后者进行启发和指导。而在1月30日晚间,赶在春节前,第二次交流会也如期完成。
来参与“你的地方”项目的,大多是对上海感兴趣的年轻人。由于不同的生活经验,各组参与者面向上海不同的地方,生发不同的情感与思索,对具体一地的探究方式也各不相同。
叠加历史行号图上留存至今的每处建筑,都有历史事件的印迹。孔若旸对“堆叠历史信息下的老建筑初貌探寻”格外感兴趣。来到上海读书后不久,借由一次课题,他接触到杨浦区杨树浦路197-213号这栋建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
住宅。它靠近英商电车公司,最初似乎作为员工宿舍,历经后世数次改易,已然面目全非。经过访谈、勘查、实验,孔若旸挖掘出若干细节,并用模型图纸的方式,将这处老建筑还原。而在对数次改易的追溯中,他也看到了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史。当把这个模型放在现在的居民面前时,居民们竟然不了解自己所住的房子原先这样漂亮。他享受这种抽丝剥茧、揭开谜底的乐趣,“你的地方”由此成立。
杨树浦路的这处住宅,室内拆除重装,剥下的惨白石灰后面露出清水砖墙,青红分明。 孔若旸 图上海住过“七十二家房客”的房子比比皆是。单个建筑的史料价值或许并不突出,但这类对日常空间的讲述汇聚在一起,无疑是了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可贵资料。某种意义上,“你的地方”正是希望大家从自己身边的地方开始,加深对这座城市的认识。
相比一处普通的住宅,一个街区可能负载着更多的公共记忆。陈云霞、朱恬骅、项羽雯三人,初始希望研究“近代上海城市寺庙”。经过讨论与权衡,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虹口区的下海庙。观察员汤惟杰认为,相比玉佛寺、静安寺等知名地标,下海庙与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贴近。除了梳理历史沿革、民间传说等,这个小组更重要的关切点,在于下海庙与周边居民的互动。他们希望考察这个街区如何形成,以及下海庙与移民——尤其是江北移民的关系。“民间信仰反映的是更隐蔽和直白的东西。”与对杨树浦路住宅的研究相似,他们同样是借由历史研究的专业路径,通过现有的碎片来拼图,寻找老照片并访谈居民,将古今之间的线索连接起来,研判民间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
下海庙 资料图有些关于空间的历史记忆需要重新捡拾。杂志编辑袁菁,要整理的是上海城厢西的地界碑。地界碑对今人而言,是藏在视线以下的。长期在老城厢工作的袁菁认为,老城厢的地界碑,是地权的实物表达,是一种在场却陌生,重要却难以识别的信息。“哪怕是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在此地居住至大学的80后,都不曾察觉这一近身处的信息载体。随着时间流逝,它自然磨损、侵蚀,进入城市开发阶段,它更与建筑共同消失,乃至被贩卖。”她打算做一系列的文字、照片和图解,将这些地界碑与对应的家庭一一标示出来。这片地方以地界碑为标识,通过袁菁的重述再现,人们可以再度打量。
城厢西的一处地界碑,和日常生活融为一体。 袁菁 图朱静蔚从小住在南市区的猪作弄,常因此被人嘲笑。这条弄堂已经随着拆迁而不复存在。她记得,那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弄堂名,比如鸡毛弄、火腿弄。她想把这些弄堂的空间和名字,以某种打乱的顺序展现出来,让人体会此地生活的要旨。
拆迁之前的猪作弄。 朱静蔚 图还有一些地方覆盖了新的功能。过往的印记只在口耳相传中流变。比如,行号图上显示,几乎每处宗教场所附近,都有墓地及殡葬设施。在城市的动荡变迁中,它们有的成了公园,有的上面盖起住宅,一旁的市场也逐渐兴起。它们迅速获得了另一种场所记忆。人们在路过那些地方时,往往谈起传说中的都市志怪录。新的场所与旧的记忆如何混合,过去的忌讳如何去除,相关研究极其鲜见。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杨辰认为,公墓在城市中留下了独特的形象和场所记忆,希望能借助文献查阅、现场踏勘等,探讨上海人对生死的理解,以及上海在现代化过程中人的思想、生活方式,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变化。
静安公园中的假山 资料图上海是多元混杂的地方,往往能找到与某地相似的一处对标之地。王越洲在嘉定的车企工作,并在此地买了房子。他发现,嘉定老城仍然是十字圆环布局,河道通畅,百余年未曾大变。这位喜欢漫步城市的新嘉定人想到,某种程度上,这正可弥补自己未见过上海老城厢已湮灭的水道、街巷的遗憾。在“你的地方”项目里,他正围绕着嘉定老城的环城河,分类整理影像,以及当下空间对应的人的故事。王越洲还想多写几篇文章,组织更多人一起漫步。上海正向它的腹地伸展,而嘉定旧城的可能性,就展现在新涌入的年轻人身上。或许,对嘉定旧城而言,“你的地方”不仅是一次展示,更是对更多青年实践的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