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复职的古巴驻美使馆与那个孩子

故事:复职的古巴驻美使馆与那个孩子

  2005年7月19日,即将“官复原职”的古巴在美“利益照管处”,以及工作人员正在为开馆仪式练习升旗。

  在担负使馆之责的岁月里,这座百年小楼曾接待过多位古巴总统。1959年4月,古巴革命成功不久,菲德尔·卡斯特罗也曾光顾此处,但并非应美国政府之邀。两年后,美古断交,小楼随之关张,直到1977年才重装上阵,却不见国旗、标语或警戒线,唯有楼外铁栅栏上固定着一块铜牌——上写“瑞士使馆”,下书“古巴利益照管处”。

故事:复职的古巴驻美使馆与那个孩子

故事:复职的古巴驻美使馆与那个孩子

  由于此前美国严格限制赴古旅游、公干,小楼门前人员往来不多,偶尔“代表”古巴迎接一下抗议人群。令人印象最深的喧嚣要追溯至世纪之交,处于美古之间的这座小楼和一个孩童因一出全球瞩目的“连续剧”而产生关联。

  在这出差点抢了2000年美国大选风头的连续剧中,主角名为埃连 · 冈萨雷斯。1999年11月,母亲带着当时年仅5岁的小埃连离开古巴、欲偷渡至美,但偷渡小船途中失事,包括小埃连母亲在内大多数人丧生,只有小家伙和其他两人被美国渔船救起。小埃连在迈阿密的远房亲戚随后收留了他。

  孰料悲剧未落幕,闹剧已开场。小埃连仍在古巴的父亲胡安·米格尔·冈萨雷斯当即表态,自己对妻子带走孩子毫不知情,并在古巴政府支持下要求美方速速归还小埃连。迈阿密的亲戚却坚持认为,埃连应该留在一个“自由国度”,并代表小家伙申请政治避难。

故事:复职的古巴驻美使馆与那个孩子

  小埃连成为美国乃至全球媒体焦点。一方面,他尚未懂人事,就不幸失去母亲、又远离父亲,令人同情;另一方面,他的前途似乎成了“两种道路”间的抉择,引人遐想。美国民众的观点也比较两极化,大多数人认为孩子回到父亲身边长大仍是最佳选择,也有不少反古人士坚决支持留住埃连。

  佛罗里达州大迈阿密地区透着浓郁的古巴风情。因古巴裔移民聚集,迈阿密市内有一片区域被称为“小哈瓦那”。古巴裔移民在当地逐渐站稳脚跟,也凭借人数优势享有越来越多话语权。当然,这些人中有不少古巴革命后来美的流亡者及其后代,倒“卡”者众。甚至有说法认为,小埃连事件或多或少对2000年小布什和戈尔之间命悬一线的总统选战产生一定影响,而巧的是,佛州正是当年选票风波的焦点。

  如今,迈阿密再度与美国大选紧密联系在一起,2016年大选共和党参选人杰布·布什和马尔科·卢比奥这对师徒的大本营。前者曾任佛州州长,是共和党阵营中少数能打好“拉美裔”这张牌的一位;后者身为古巴移民后裔,可谓共和党内新生代明星。移民改革问题、对拉美裔政策也是他们绕不过去的考卷。

故事:复职的古巴驻美使馆与那个孩子

  整体来说,拉美裔非法移民都可谓美国移民体系一个复杂课题,古巴移民就更为特殊。按照美国对古巴实施的“干脚、湿脚”移民政策,偷渡者双脚踏上美国大陆土地就可被接收,而在海上被截获就遭遣返。在遣返工作不断加码的同时,小埃连母亲的悲剧至今仍时有发生。

  在“小埃连事件”中,美国移民部门和司法部门按照移民政策,与古巴政府、埃连父亲的立场“殊途同归”。超过司法部截止日后,再经数日谈判未果,美国海岸警卫队精英部队武装人员4月22日展开“营救行动”。

  美联社摄影记者阿兰·迪亚茨捕捉到了日后广为传播并赢得普利策奖的一个瞬间:在埃连亲戚的住所内,一名端着枪的执法人员发现了正被大人抱着躲在衣柜里的小埃连,孩子睁大眼睛,面露惊恐。

故事:复职的古巴驻美使馆与那个孩子

  4小时后,小埃连与已抵达首都华盛顿的父亲团聚。在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裁定埃连的迈阿密亲戚无权代表他申请政治避难、最高法院也拒绝审理此案后,亲戚们的法律“夺人”之路划上句点。2000年6月,滞留美国7个多月的埃连随父亲回家。

  回到古巴后,小埃连被树为古巴反美斗争的典型人物,在不同场合一遍遍讲述自己的回家故事,还曾多次在重要场合见到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2005年,在小学毕业典礼上,戴着红领巾的少年埃连就坐在卡斯特罗身边,随后还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从卡斯特罗手中接过毕业证书。

  2010年,在古巴庆祝埃连回国10周年之际,埃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自己对迈阿密亲戚当年的做法并不感到愤怒,但他很高兴自己回到古巴生活。在他眼里,卡斯特罗“就像一艘船,引领船员们航行在正确的路径上”。

故事:复职的古巴驻美使馆与那个孩子

  2014年12月20日,“埃连事件”中的主人公埃连·冈萨雷斯(中)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参加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常规会议闭幕式。